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我们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docx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我们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我们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

校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我们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 北大校长许智宏:我们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   我们不能满足现状,我们必须改革,但我们要形成共识,稳中求进。跟许多对北大教改方案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激进态度迥异,直面北大的改革,许智宏校长留给记者的印象,与其说是一个大刀阔斧的改革家,毋宁说是一个重视步骤和数据的科学家。   “北大园里没小事。”许智宏尽管知道这次教师人事体制改革会引起社会上一些关注,但“没有料到,各方面的反响这么大!”细想之下,人事改革在中国的哪个行业不是难度最大?喜欢低调行事的许智宏决定接受采访,给记者作些说明。   许智宏1942年生于江苏无锡,1965年北大生物系毕业,此后一直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担任过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科院副院长等职务,1999年任北大校长。   “作为北大人,能在退出工作岗位前服务母校,心里十分高兴,也希望能给北大作些贡献。但是北大这么大,当校长这么忙,像个家长,要管的面这么宽,出了任何事情,书记校长都是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大。难怪有的兄弟大学的校长跟我开玩笑说‘人家正要逃出火海,你怎么反要跳进来呢?’”许智宏自述当北大校长的感受。   如此的重责,也许是促使许智宏强调“稳妥”的原因之一。他说:“‘休克疗法’没有生命力,中国普遍的改革经验说明了这一点。”记者问及,现在方案已出第二稿,一些方面似乎“软”了,以后还要出第三稿,那么秋季开学时的最终定稿会不会是一个实质意义不大的方案。许智宏认为,方案要有力度,但也要有可操作性,因此必须经过充分的讨论,使大多数的师生达成共识,循序渐进。   中外校长中,最令许智宏佩服的还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教育家蔡元培:“蔡校长的确伟大,在那种情况下,管好北大真不简单,实际上那时也有相当一批教授是很差劲的,但他来北大后能够大刀阔斧地改革,引进当时国外很多先进的办学理念,引进一大批有新思想和真学问的教授,使得北大面貌一新。他有很多创新,像招收女学生,蔡校长是第一人,此后北大才有女生;再如我们现在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实际上蔡校长早就提倡德智体美。他很超前,他自己并不满意,因为他办学的理念受到当时许多方面的制约。但是他的理念和措施,为以后北大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身为北大校长的许智宏,今年2月卸去中科院副院长职务,3月起又担任全国人大常委。“我想可以通过人大这个渠道,反映科技界教育界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宏观管理的层面来推动工作。”许智宏如是说。   《21世纪》:关于这次人事改革的动因,比如北大面临国内其他高校的竞争,跟国际一流大学还有很大差距,跟全社会各方面的预期也有距离等,这些说法很多,但我想知道你们最初的动因何在?   许智宏:人事制度的改革太重要了,恐怕不光是科教界,社会各方面都是如此。几年来,我国的高校、科研单位进行了一些改革,也有很大发展,但下一步如果人事制度的改革没有新的进展,就会面临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前几年的改革,我们是充分利用了一个有利机会,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正值“老人”退休高峰,他们逐步退出,就空出了很多位置,使每个单位都可以在不触动原体制的前提下,吸引进来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包括海外的和国内的。但是这个机会很快就用完了,该退的都退了。北大不可能再像前几年那样每年都提多少教授了,岗位不可能不断地增加,编制不可能不断地增加。这是我们最初遇到的一个问题。   在计划体制下,大学的成本比较低。但今天,人的成本———虽然工资比国外低得多———每个人员的费用在大学的开支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这是对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过去计划体制不太重视人,把人的成本弄得很低;但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给真正能干的人更高的待遇,真正做到按劳取酬,按能力取酬。这样,大学的成本就越来越大,这时候假如没有一个流动体制,北大就这么多岗位,现在的岗位都已占满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就没法进来,结果势必是新一轮的人员同步老化。若干年后,问题就会很严重。即使提倡科教兴国,国家增加投入,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这样一支队伍是无法胜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任的。这是我们当初最大的担忧。   《21世纪》:北大是否也面临国内其他大学对优秀教师的竞争?   许智宏:竞争是有的,但北大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来吸引人才,像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北大有五十多个,属全国高校中最多;国家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大也是最多的。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一现状。科学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北大五年后、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你不改人家也会改。所以,北大必须要改革。当然人事改革有很大难度,有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改革能否顺利进行。   《21世纪》:北大教授自觉在国内排在前头,但是拿到国际舞台上一比,是不是差距还是很大呢?   许智宏:那是肯定的。首先中国现在还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但我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