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科学内涵和目标任务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科学内涵和目标任务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强调“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是中央顺应“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着力于解决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急中之急的“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事业所做出的与时俱进的战略决策。 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首要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历史责任感。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的一着妙棋。中国13亿人口、9亿是农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三农”的现代化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前途和命运。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但是,同时也出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加剧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局面,面临着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贫富差别不断扩大的问题。这表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个特殊敏感时期。根据国际经验,在这个时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两种发展前景:一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就能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顺利吃到“现代化馅饼”;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城乡、地区和贫富差距过度扩大,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阱”。这两种前途取决于我们在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是不是能够尽快纠正城乡差别发展的战略,改变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这就是说,要让9亿农民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有序地实现分工、分业、分化,让更多的农民稳定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成为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安居乐业的市民,让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大部分农民成为中等收入者,让所有的农民都过上宽裕、文明的生活。现在,严峻的问题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片面追求GDP、忽视生态环境的工业化,要土地、不要农民的城市化等众多不健康的现象。农业弱质、农村落后、农民弱势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涌向城镇打工谋生,进城务工的1亿多农民工又未能享受平等的待遇,就业很不稳定,成为在城乡间游动的庞大流动人口和弱势群体,农业劳动力则变成“3860部队”。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的改变,现代化进程就会出现严重的曲折。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实际上就是要纠正这些不健康的现象,要求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手抓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健康推进,一手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和留在农村的农民都能过上文明的幸福生活。能否坚持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将决定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和命运。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难点。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实现全面小康几乎是没有悬念的,难就难在农村和农民的小康上。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的“三农”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必须看到,“三农”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特别是山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村,离全面小康生活还有很大的距离,那里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十分薄弱,农村建设零乱无序,脏、乱、差现象严重,社会事业十分落后,社会保障普遍缺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劳动力严重过剩,就业和增收的难度较大。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农村仍然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攻克全面小康建设中的这一大难点,从而确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避免产能过剩、经济波动的有效途径。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投资、外贸、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中,投资和外贸难以维持超常规的增长,内需不足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投资的热地和贸易大国,但内需不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最大的软肋。从国际经验来看,没有强大内需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发达的经济强国。目前,投资过热、劳动者工资低下、外贸遭遇越来越大的反倾销压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论信用社如何控制贷款风险.docx
- 浅论公司法对公司资金运用的规范(论文).docx
- 浅论卫生费的收取问题及对策.docx
- 浅论围绕“五型企业”目标 全面推进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工作.docx
- 浅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设计.docx
- 浅论地方政府执政能力与失信行为.docx
- 浅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工会职工体育工作.docx
- 浅论地税文化对地税机关整体建设的作用及影响.docx
- 浅论基层文化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docx
- 浅论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docx
- 2025二手房购房定金合同范例.docx
- 6.9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原卷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计算题专项训练卷(含答案解析).pdf
- 6.9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巢湖市达标名校中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5二手收割机买卖协议书.docx
- 2025二手房预约买卖合同定金.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