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维修事迹.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机电维修事迹

煤矿机电维修事迹   在煤矿,有些人就像撒落在千里煤海中一颗颗小小煤粒,长年累月于地层深处默默品味黑暗,一旦走出地层深处,却能释放出无限的温暖和光明。 ----题记   在集团公司新山煤矿,有一个被称为“蓝领专家”的矿工师傅,他妙手回春,使“瘫痪”的机电设备重新运转起来,让“病危”的老设备起死回生。在二十余年的工作中,先后修复、改造机电设备近3000余件,他的十余项小改小革,为企业创造直间接经济效益200余万元。自1998年以来,他连年被树为采区标兵,5次被评为矿先进生产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他参加的矿技术比武、集团公司技能比武练兵都一路过关斩将,连续多年获得优异的成绩,成了远近闻名的“机电大拿”。   他,就是集团公司新山矿三采区机电队维修班长朱洪波。 勤学苦练---他脱颖而出   朱洪波似乎天生与电有缘。小时候,家里惟一的一台家用电器---收???机,被他拆了装,装了拆。有时,他会找来别人丢弃的废旧电动玩具上的小电机,装上铁罐头皮剪成的扇叶,拼装成一台小电扇。对电子、电器的好奇使他萌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初中三年的学习时期,他利用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有关电的知识。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时遥不可及,有时却也只是一步之遥。1981年初中毕业后他接过父亲的班,进入当时的大陆煤矿成为一名采煤工。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对自己热爱理想的追求。   由于技术、工艺等原因,当时烧电机、憋开关等机电故障率很高。才干了几个月的采煤工,朱洪波就深切地体会到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生产那种焦急的心态。看到维修工处理好一处故障,工人纷纷挑起的大拇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懂弄通这些设备,搞定这些“大家伙”。从此,井下一台台运转的机电设备成了他的“新老朋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1985年4月的一次工作中,场子面机电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溜子一会转,一会停。而正巧跟班的维修工家中有事没来上班,一筹莫展的副队长想到了平时爱跟着维修工一起琢磨的朱洪波。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喊来了朱洪波。谁知平常不显山、不露水的朱洪波仔细查看一遍后,发现主要是井下工作面闭锁刮板输送机线路出现了故障,他仅用了20多分钟就把故障排除,溜子又欢快地跑了起来。这一次“奇功”也让朱洪波顺利地背上了工具包,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机电维修工。   由于业务技术出色,1989年朱洪波由采煤队包机组调到采区机电队工作。当时的机电队“兵强马壮”,机电设备、图纸样样齐全,40多号人,个个都有“两下子”,队长更是赫赫有名,是矿标兵、全矿公认的“技术大拿”。这样专业的工作环境,更为浓厚的技术氛围让朱洪波欣喜不已。但同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也深深感到自己文化底子薄,要想提高业务技能,向师傅师兄们看齐,光靠书本知识来处理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勤学、勤练、做一个有心人。他白天到井下现场实际了解机电设备的工作性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故障及隐患。晚上,又换上工作服,一头扎进维修组对照升井机电设备分析图纸,坚持做维修笔记,对设备的名称、型号、故障部位、原因、部件、服务时间、操作程序、相关原理分析等,都一一记录下来,迄今为止,累计做笔记达十万余字,硬是凭借自己这股勤学、勤练、有心的劲头,在较短的时间里成长为全矿的机组维修骨干,也有了一个外号“蓝领专家”。 艺精技熟---他卓而不凡   煤矿生产有句话“出炭不出炭,全靠机电转”。随着采掘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大量新工艺、新设备应用,机电设备故障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每当采区机电设备有别人处理不了的“疑难杂症”的时候,大家第一个想到就是朱洪波,在单位领导眼里,任何重任交给朱洪波都让他们放心。近年来,集团公司在全公司推广“四新”,引进了滑移支架开采工艺,先后投入到两个煤矿中进行工艺试验,由于所属地质环境和个别原因没有试用成功。XX年6月集团公司点将,将这一滑移支架采煤新工艺投入到新山矿三采区这块试验田上进行试采。当时,对于滑移支架采煤新工艺的使用,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前提下,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持怀疑态度,思想上存在过多顾虑,而朱洪波却看好了这一新型工艺,“他认为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是煤矿企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是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做大作强的有力保证”。放下思想上存在的任何顾虑,他主动地承担起了滑移支架的维修技术工作。试用中由于工人不掌握新工艺操作技术要点,操作不妥,造成滑移支架机控设备损坏严重,几乎班班都有损坏。80组架子有62组机控不能正常使用,整个工作面只有18组架子正常。鉴于这种情况,为了保证生产,修复机控这样的重任又一次落到朱洪波肩上,采区希望他在一周时间内将所有损坏机控修复。为尽快完成任务,他只能摸索着将支架机控设备反复的拆、装、调试,每调试一次他都要深入井下工作面,调试一次往往就要三四个小时。最多的一天他四次下井进行调试,升井后又立即进行试修复。“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