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树:塔里木盆地的生命图腾.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杨树:塔里木盆地的生命图腾   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小朽。这样传奇般的生命,在地球上,在植物界,到哪里去寻?   “寻找胡杨?去新疆吧,到塔里木盆地,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那里才有真正的胡杨树。”一位摄影家鼓动我。      据说,胡杨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是新疆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胡杨树是唯一能在干旱荒漠中形成森林的乔木树种,所以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就慷慨地接纳了胡杨树。目前,中国绝大多数胡杨树生长在塔里木河流域。只有在荒野上、沙漠里,胡杨树才能形成大片的森林,顽强地昭示着生命的存在和豪迈的气魄。   为了梦里的胡杨树,夏天,我这个江南女子赤脚穿一双塑料凉鞋,和摄影的朋友踏进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刚一踩上沙丘,脚心就烫得如火。我们躲到沙谷里,朝外看,一片黑压压的树林在流动的热浪上浮动。我们脱下鞋,扒开滚热的沙地,把一只脚放进沙窝,再扒开一个沙窝,放进另一只脚,就这样一步一挪地接近了黑树林。      如水的热浪,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乌黑的树桩,如断臂断头的武士,在热浪上涌动。奔过去,才看清:屹立不倒的老胡杨,有的主干被风沙掏空了,只剩一层干皮;有的只剩下残枝断干。一棵几抱粗的树干,外皮被风暴剥掉,连头带颈被砍断,露出黄色的身躯,那朝一面伸出的断枝,好像孤独的旅者在向苍天呼号,又好像在期盼着来者。徜徉在枯黑的胡杨林里,有时会被绿色弄得脑袋眩晕起来,不知是眼花还是看到了海市蜃楼。枯黑的树干一侧伸出细枝,冒出了片片绿叶,根部簇拥着一圈嫩枝。大约沙地下的水分滋润了须根,才让濒临死亡的生命得到了延续。枯黑、新绿,死亡、新生,就这样不可思议地同处于一体。   倚在一棵空心的巨树旁,不,它已经没有了树的外形,只留下了粗壮的身躯,树心树干全被烧焦了。难道是放牧的在这里点火取暖或是烧水?“这是自燃。”同行的地质学家王工告诉我,“你看我们脚下的沙表温度,有72℃,足可以烫熟鸡蛋烙熟饼子。胡杨被风沙刮干刮断了,老了,枯死了,它的外皮干得冒火,免不了会引起自燃。连埋在地下的煤也会自燃。”   感受不到头顶灼热,脚底发烫,站在这些武士的身旁,有一股流动的生命力注进了血脉里,涌动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它们在寂寂的沙海里到底站立了多少代,又是怎样的一颗偶然的种子落到这里,在没有水的条件下又是怎样发芽生根?这些秘密,只有它们自己知道。   离古老的胡杨林不远的沙丘旁,有一棵约三层楼高的年轻的胡杨,我们狂奔过去,几个人手拉手都没能把它粗壮的树干合抱住。奇怪的是树枝上叶片间挂满了黄绿色的带尾翼的花荚,风沙中飘飘摇摇落到沙谷里。王工见我伸手去接那飘落的花荚。就说:“胡杨一年要开两次花结两次荚。荚可以飘飞到十几里开外,落到沙地上,只要有一点湿气,就会扎下根须,很快就发芽。”他掰开一个花荚,里面的种子很小,像芝麻一样,十几粒挤在一起,每颗都带着白绒毛。不待我发问,他又说:“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都带绒毛。你看,整个花荚带着剪刀型的尾翼,飞起来像架小飞机,是为了飞得远飞得快。落到沙地上,花荚裂开,里面的种子有的落进沙里,有的继续飞。每粒种子带着绒毛如果落在干沙地上,遇到风又会飞起来,直到落到有点湿气的沙谷里才粘在沙子上。绒毛一湿,就飞不起来了,可以发芽生根。这就是胡杨在沙漠里生存下来的秘诀,也是它们的子孙能遍布沙海的秘诀。”   在塔里木盆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常常可见这样孤零零立在沙丘顶上的胡杨树,巨大的伞盖覆盖了沙丘和沙谷。它们可知自己的祖先来自已经干枯的胡杨林,在它们生命即将走向尾声时还奋力进出绿芽抽出嫩枝结出花荚,为自己的子孙开辟出新的适于生存的天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在同一片沙地上可以看到相隔几百年上千年相差好几代的胡杨林,它们用人们无法解密的树语,通过风沙互相传递生与死、衰老与青春的秘密。   从带着绒毛的芝麻大的种子落地发芽生根,到成长为巨树,再到干枯发黑,在断枝上萌发新芽,它们的生命可以延续一千年之久。那什么是一千年不倒,什么又是一千年不朽呢?几年前,在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国,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个令人惊叹的景象。      那个躺在胡杨木独木舟里的楼兰女子,和我们相隔几千年,为什么皮肤依然那样有弹性,肌肉依然没有完全干缩?那个小小的男孩,和我们的距离也许更悠远,却依然大张着嘴,仿佛在哭喊:“不要埋我!不要埋我!”在罗布泊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距今三千年之久的胡杨独木舟,上面凹凸有致的木纹清晰如新。那是来自楼兰古国的墓地。人们生时划着独木舟在孔雀河里打鱼,死后埋葬在独木舟里,上面覆盖另一条独木舟,置于沙坑里,死者经千年不朽,独木舟不腐不烂不变形,仿佛在等待死者一觉醒来再划上它在海子里打鱼。   一个黄沙蔽天的日子里,我们进入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高高的佛塔迎面而立,一座座黏土房,屋顶已经被风沙掀掉,但门框和木格窗棂依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