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你几招摄影小技巧
随着数码消费机的普及,出门带个照相机,不仅给自己留影,还给风景留影成为了旅行活动的重要项,可是很多喜欢摄影的朋友都会遇到相同的问题:我拍的咋就不好看呢?其实,摄影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一起学习点摄影知识吧!
闪光灯在户外也大有用处
明亮的阳光会不经意地在脸部构成深色阴影,用闪光灯给脸部打光可以消除那些阴影。在晴天拍摄人物照片时,请打开你的闪光灯。选择使用补偿闪光模式或完全闪光模式。如果人物在1.5米以内,可使用补偿闪光模式,1.5米以外可能就需要完全闪光模式。如果是数码相机的话,你可以通过显示屏检查拍摄结果。
而在多云的天气,如果相机有补偿闪光功能的话可使用补偿闪光。闪光灯会增加亮度,突人物的脸部特写会带来合意的自然效果。
怎样选择拍摄角度
1、平摄
这种拍摄角度最接近于人眼角的习惯。它有正确的透视效果,不会因变形而歪曲或影响被摄对象的形象,大多采用平摄角度,一般是与被摄人物眉毛齐平。如拍摄旅游团体照,一般是镜头与人群中心齐平。
2、仰摄
为使被摄物体显得巍峨高大,宏伟,一般都采用这一拍摄角度。表现英雄人物的英姿一般也是采用这个角度,但不能距人物过近,或镜头过仰,通常距离人物1、5――3米比较迫真。过近则会出现两个毛病。一是失去许多风景衬托,只剩下一片天空:二是对“圆脸”、“国字脸”的人物显得其下颔更阔而难看。
3、俯摄
这是在表现处于较低位置的被摄对象时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如站在泰山南天门拍摄旅游者登十八盘的镜头,旅游者在长白山以天池为背景的镜头等。画面中地平线很高,最适合表现广阔地平面上被摄对象所处的空间位置,容易使人产生广阔的感觉。这种角度一般用于拍摄鸟瞰式的景象,常会使较胖的“圆脸”或“国字脸”变得略为“瓜子脸”,不过也会使瘦长脸显得更瘦长。
怎样取景
取景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集中地、突出地表现主题。从构图上要突出表现力,取景时我们还要掌握以下规律:
1、表现高大
高大的物体,一般地说,是以竖线条为主的物体,如上海浦东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或张家金鞭岩等。拍摄这种景物时,应该把相机转过90度,使用竖的取景框,可使景物向上引伸,更能表现它的高大。应注意勿使镜头过仰,防止产生景物倾斜,人脸变形。如果用横的取景框,会削弱这种效果。
2.表现宽度
以横线条为主的景物给人以宽广的感觉。如一片油菜花地、旷远的湖面、广阔的草原等。在景时,应当尽可能用横画面,这也是便于使横线条的景物向两方引伸,更能表现它的宽广特点。
3、表现深远
深远和宽广不同,它所表现的景物更能给人以辽阔广大的感觉。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必须注意这样两点:(1)表现深远最好有近景的陪衬和对比。如用压满积雪的树枝做近景景框,就能比较出雪原的深远。因为,只有近,才能相对地看到远。(2)表现辽阔和广大,照相机的角度以俯摄为宜。如鳞次栉比的梯田、滚滚东去的大江,视点高些才有表现力。至于表现深远的景物,究竟以横取为好,还是竖取为好,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地说,凡是以横线条为主的就横取,风是以竖线条为主的就用竖取。
4、表现动向
有许多物体,不论它是动态的或静态的,都存在动向问题,我们取景时,必须注意这一点。例如,人物、车辆会向前行进,取景的时候,要在它们前方留出前进的空隙;一座不动的建筑物,也有它的正面(或前面)和背面,在取景时,也需要在它们的正面留下一定的空隙;人物若是侧对镜头,取景时更需要在它的动向处留下一定的空隙。拍出来的照片就会给人空间感。
5、平衡不平衡
取景时,除表现以上几点外,还需要特别注意表现各种景物,人物的稳定性,水平线一定要平,景物在画面上部下部的安排也要平稳,集体人物的疏密要均衡,少数人物放在画面中要与景物协调。否则,会产生倾斜、沉重、头重脚轻甚至杂乱无章。图片效果稳定性并不是要求画面一律平衡。在构图上,平衡有时是需要的,如对称物、图案形的构图等。但一般来说,画面应该尽力避免绝对平衡,会给人以呆板,不活泼的感觉。一幅构图恰当的画面,它的明暗对比关系应是有浓有淡相映的局部,有矛盾相比的线条,疏密得当,左右或上下呼应,以造成动势的立体感。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零星装饰维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2024年民航安全检查员(五级)资格理论考试题库(重点500题).pdf VIP
- 挫而不折+破茧成蝶+——挫折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亚洲人文环境》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院手外科进修汇报.pptx
-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共34张PPT】.pptx VIP
- 鹅卵石道路的铺装步骤与方法.doc VIP
- 上海科技大学毕业答辩PPT模板.ppt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7.2《亚洲的人文环境》第1课时课件.pptx VIP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单元备课教案青岛版六三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