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doc

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tengtuzl/jxglzl/else/lunwen02/13032.htm 20世纪,经济和教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础。因此,没有哪个世纪像现代社会如此关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而且事实上,也没有哪个世纪像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被引起高度的重视,教育由滞后跨入超前发展,并由此诞生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教育经济学。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拓展了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视野。 在我国,有关教育经济的思想早已有之,但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教育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这世纪之交,回顾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总结这门学科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分析学科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我国教育经济学通向21世纪的重要一步。 一、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概观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世界学术之林,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教育经济思想的逐步演变和系统化的结果。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发展教育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条件之一,就有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帝国列强入侵中国,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后,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魏源、龚自珍等也看到了教育对改良社会、国家富强的作用。洋务派张之洞等人提倡“新教育”——“西学”,提倡学“西艺”,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强”和“求富”,在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清末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也都看到教育是国家富强的根本,认为教育不良是中国软弱的主要原因。梁启超认为:“中国之衰弱,由于教之未善”(注:梁启超:《学校总论》,见《梁启超文选》(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5页。)。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建议,仿照德、日学制,把书院嗣堂的公产作为学校的公费,提出国家也应大量筹集教育经费,并“鼓励绅民,捐创学堂”。由于历史和阶级原因,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孙中山、蔡元培、黄炎培等人都提出了发展教育促进国家富强的主张,提出了“实利教育”、“实业教育”、“普及教育”“职业教育”等主张。孙中山谈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时认为,要普及教育必先“治本”,即要先用革命的方法推翻阻碍经济发展的势力,教育普及才有可能。而要使可能变为现实,“凡在自治区域之少年男女,皆有受教育之权利,学费、书籍,以及学童之衣食,当由公家供给”(注:孙中山:《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见《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0页。)。蔡元培1912年把实利主义教育列为宗旨之一,说:“实利主义之教育,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固以当务为急者也”(注: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见《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们认为,随着工业日渐发达,工厂日多,职业教育必然要得到不断发展。他们把职业教育作为解决生计问题的根本,看到了职业教育在发展生产和解决生计上的作用。 “五四”运动和马列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的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出现了新的契机。不少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如李大钊、鲁迅、陶行知等对教育与经济的作用、教育与生产发展等都发表了有价值的论著。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他在1918年3月主编的《学生杂志》中提出了“如何可费最少精力而举最大效果”的思想。在其所著《新教育大纲》中,提出了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给予社会的劳动力一种特殊的资格的”。他强调“科学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他深刻地指出:“一般的学校,无论是高级,是中级,是小学,都是社会的劳动领域,当赋予劳动力以特种的资格的地方,就是使单纯的劳动力转变到特殊的劳动力的地方。”杨贤江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实施知识技能的教育是社会“生产组织自身的必要”,“在工业生产上,不学无术的人与多少会读写的,他们的能力是迥乎不同的。……故当今日,读写的能力,乃是工作本身的要求”,“资产阶级迫于生产组织自身的必要,不得不向劳动阶级也施教育了”。杨贤江还看到教育“受制于经济”,“受制于政治”,并大声呼吁“要力争增加教育经费,使学校各项教育设备臻于完备,反对军阀官僚以任何名义减少或挪移教育经费”。杨贤江关于教育经济思想的精辟论述,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我国进步教育家古楳在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在1934年著的《中国教育之经济观》一书中,用经济观点充分阐述了中国的教育问题,并准备写一部《中国教育之经济学的研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