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江苗族支系及其文化特征
摘要:从狭义上看,台江苗族共有9个支系,各支系文化在具有同一性的同时,也有相异性和交叉性。之所以存在相异性其原因在于各支系历史不尽相同和支系间婚姻的限制。支系也因迁徙而导致文化的转用。在诸多传统文化因素中,语言和服饰是区别支系最首要的两项因素。
关键词:台江;苗族;支系;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C955.7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3-0089-09
一、关于“支系”
“支系”是一种文化概念,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字面而言, “支系”即分支、系统。支系是自成体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的人群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族群整体。“支系”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上的“支系”即一个具有共同历史来源的部落、联盟或民族的几个大的系统组织。狭义上的“支系”,即一个民族内部有着相同自称、相同方音、相同服饰、相同风俗习惯、相同经济生活的若干集团派别。本文将从狭义的角度探讨台江苗族的支系问题。
支系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一个民族中是具有区别意义的历史范畴。正因为如此,在涉及支系问题时,有些人谈虎色变,害怕影响民族的团结,导致民族分裂。其实,支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它。它对于我们弄清一个民族的历史,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演变形式,促进民族的发展与繁荣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台江的苗族及其支系
台江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中部,是苗族密度最大的县份,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有141212人,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5.6%。关于台江苗族的来源,可信的史料可以追溯到“南蛮”之时,大约在周到战国时期,南蛮集团多次被征伐,苗族先民被迫西迁,进入武陵山区,之后又南下广西,北进都柳江,再溯江而上,进入雷公山区,之后逐步深入台江县境。
“江略”和“榔社”是台江苗族的两种社会组织形式。“江略”由若干个具有共同血缘的家族组成起来的较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在过去,它管理整个宗族的生产、祭祀、纠纷调解、审判以及与别的江略的军事联盟等。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苗族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榔社”是不分血缘,不分部落的地缘联盟组织,榔社遇有重大事件,均要举行全榔会议,制定公约。榔社活动维护了苗族社会内部的安定团结,在军事联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过去,台江县有“方”(fangs)、“黎”(dlib)、陇“liongx”、柳“liux”、“嘎闹”(ghab nes)等不同的部族(这些往往反映了过去的支系形式)。在这些部族中,“方”和“黎”分布较广,民间有“jexjangd dlib.juf jangd fangs”(即“九个江略的‘黎’,十个江略的‘方’”)的说法。这些部族问相对独立,但遇到重大事件时就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和解决已出现的问题。
从狭义上看,台江苗族的支系可分为台拱、排羊、后哨、革一、革东、施洞、交包、反排、南宫等9个支系。各支系至今均保持着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
三、台江苗族支系的文化特征
由于历史上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使苗族与外界交往不多,加之现在苗族地区交通、信息的相对落后,苗族受外界的冲击相对较少,这使台江苗族在文化上保持有相对的完整性,但因各支系的历史情况不尽相同,无论在服饰上、语言上还是风俗习惯上,各支系都显示出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
1 台江苗族支系的服饰(含头饰)特征台江苗族的服饰和头饰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女性上,因此本文以女性服饰头饰为说明重点。
(1)台拱型
男性老年人上穿对襟或大襟右衽短服。妇女挽髻,髻后别半月形木梳。便装包浅蓝色方格布头帕,带耳环。盛装头包藏青色头帕,穿银装时头戴银冠,插有银钗、银角、银簪、银梳及凤鸟、花果银饰。颈带两三只项圈和项链,胸挂“压领”。银饰图案有人物、花草、飞禽走兽、几何图案等。裙子为百褶裙。
(2)排羊型
女性头部包白色长方形花帕,发髻和梳子露在外面。盛装与台拱差异不大,便装为大襟左衽,胸系围腰,下着长裤,裤腿挑绣三道彩色花纹,工艺多用十字挑花,其余部分装饰与台拱型相同。
(3)施洞型
男性老人剃发,包青色土布头帕,上装为长袖对襟便衣,布料为自制的平滑光亮的紫红色土布,穿大筒长裤。
女性常用假发参真发挽成的“鹰眼髻”,右边插一根龙头银簪,髻后插大银梳。便装以长方形花格帕包头。盛装头围银花带,耳带二两左右的大耳环,着百叠裙。上装为大领右衽短服,袖与衣襟均较台拱型短。盛装刺绣图案有几何图形和各种动物花卉等,纹样中龙、凤、象和狮等占重要地位。盛装银饰在台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