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白去天三百里 天遣圣手雕奇观
太白山是巨龙般横亘于八百里秦川中秦岭的主峰。秦岭是中国最著名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自古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险峻”。秦岭主峰太白山,最高处海拔3767.2米,是中国大陆东经105度以东地区的最高峰。
李白在《登太白山》诗中说:“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其“去天三百里”道出了太白山横空出世、高耸云天的雄伟气势。
作为中国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重要地区的太白山,几经构造运动形成的奇峰林立、山势峥嵘的景观,就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另外,至今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是奇妙绝伦的“高山明珠”。
从太白山的北大门汤峪到山巅拔仙台,相对高差3000多米,行程100多里。沿途地质结构和形态风貌各异,呈现出缤纷奇异、层峦叠嶂的自然地貌景观带以及天造地设的地质奇观,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凤泉神泽涌如汤
人们都知道唐代杨贵妃洗凝脂的温泉华清池,陕西人将华清池称为“东汤峪”。而距离东汤峪近200里的太白山北麓山脚下还有一个“西汤峪”温泉。西汤峪温泉处于太白山北麓龙凤山和凤凰山的夹峙之中,西傍汤峪河。西汤峪温泉在唐代被称为“凤泉汤”,只是没有一个皇帝宠幸的贵妃来此洗凝脂,也就没有华清池那么有名了。谁知道在1000多年以后,东汤峪华清池随着杨贵妃的香消玉殒而池干水凉,而西汤峪凤泉汤依然泽涌如汤。
其实,在杨贵妃之前,凤泉汤比华清池更有名。晋代郦道元《水经注》中说:“距渭河南13里之汤峪温泉,沸涌如汤,可医百病。”隋开皇十五年(595),隋文帝在此建造了凤泉宫,以昭示胜迹,并备避暑、沐浴之用。唐时将凤泉宫改为凤泉汤,唐高宗、唐玄宗等屡临凤泉汤沐浴游览。
汤峪温泉平时温度在60℃以上,最高记录是72℃,日出水量400多吨。经检测,温泉水中有多种化学元素,长期洗浴可以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功效。
有关地质专家认为,太白山处在秦岭受南北向挤压的最强烈的地段,在南北向强大挤压和大规模俯冲作用下,不但形成了奇特的地质构造,而且山体与渭河盆地间形成断陷,有利于大气降水渗入地壳断层深处,与地下热岩浆接触后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渗透,受高热、压力作用后,循裂隙上升涌出地表时,温度仍高于人体体温,即形成所谓温泉。由于岩浆的成分不同,温泉水含有的有机成分亦不同。其涌出的形态很多,有默默无声缓缓涌出者,也有隆隆巨喷而出者。
奇岩绝崖天地设
从汤峪温泉沿峡谷南行30多里路,过骆驼山就到了九九峡,这里集中展现了太白山因其地质运动所形成的奇异地貌景观。
首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孤身独立的“麦垛石”。奇峰怪石林立的松梁上,巍然屹立着一块白色巨石,犹如关中农村大户人家堆在门前的麦垛,故俗称“麦垛石”。石高约60米,方圆30米,呈圆柱体,又似一座独立而耸的山体,故又被称为“独山”,虽说是孤身独立,却在群峰中构成另一种山势风格。此石为一巨大的花岗岩麻片断块,据说每遇晴日傍晚,夕阳遍洒,则晚山含黛,石体通红。或许是此山因独立而显孤独,人们为它演绎了一个美妙的传说。传说这座独山是从蓬莱赶来比高,见群山都高于自己才知道山外有山,羞愧不已,索性逃遁,被太白挽留至此。或许人们也是用这个传说来解读太白山那博大的胸襟。
继续南行,猛见一块巨大的山崖呈弧形拔地而起,突兀云霄,蔚然壮观。崖高四五百米,壁立巍峨,面如刀削,气势磅礴,峥嵘雄伟,似一道天造地设的“铜墙铁壁”。这是一堵花岗岩体,应该是第四冰川遗迹的一种流水地貌形成的一个剥蚀面。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岸似乎伸手可及,亿万年的历史似乎就耸立在眼前。
沿河谷前行,峰回路转,幽奇险绝,风光无限。有山就有水,有水山才有韵。山体连绵,峰若莲花,突见飞瀑从峰间溅流而下,谓曰“莲花瀑布”。高山流水跌流而下,飞跃一二百米,入潭时击出一道水雾。如在黄昏,水雾与斜阳交织即成一道绚丽的彩虹,莲花飞瀑泻千尺,定是惊心动魄。
没有了人,山水就没有了精神,没有了魂。蜿蜒于悬崖陡壁之上的悬崖栈道便是人行走山水中留下的印迹。据说这是三国时期蜀国法正所修的栈道。栈道全为木质结构,贴崖绵延数里,经日晒雨淋,多处已断裂和毁坏,但能让人们依稀看到历史的影子。
其实是山以水而致景,人以景而生情。对面的一面山体,也不甚高大,但奇异之处在于一面山体之上深黑色的痕迹好似把墨汁泼在山上,取名“泼墨山”。细观之,山体上墨汁淋漓,泼墨巨画形象生动。这么好的去处没有传说是没有文化的,所以乡人们你一句我一句演绎出这么一段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到此触景生情,卧石畅饮太白美酒,欲作诗抒情,岂料“举目山水皆是景,诗到多处苦难吟,抛笔飞砚入云端,留下千古泼墨痕”。其实,人们都知道这有些牵强附会,但山可以因树而绿,诗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