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鱼病的诊治PPT.ppt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鱼病的诊治PPT

常见鱼病的诊治;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一、鱼类发病的原因;(一)环境因素;2.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不当或搭配比例不合理 当前的主要情况是为追求高产放养密度过大,导致缺氧、浮头甚至泛池,以及饵料不足,营养不良,抵抗力弱。一旦发病由于鱼体接触频繁传染加快。搭配比例不合理引起主、配养鱼之间在栖息空间、食物等方面的矛盾,导致主养鱼生长慢、体质差、抵抗力弱。 (2)饲养管理不当 饲料是鱼生存生长的物质基础,饵料缺乏易引起各种鱼病。日常管理工作的好坏也能影响到鱼病的发生发展。;(一)鱼病防治的重要性;(二)鱼病防治原则;2.坚持“有病早治,积极治疗”的方针 鱼在生病之初,尚有部分个体吃食活动正常,有效控制病原体,可防治疾病的传播、漫延。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对症治疗,不得拖延,控制病情的发展并逐步治愈。;(三)鱼病预防的技术要求 ;(4)免疫预防 注射疫苗。 (5)生态学预防 综合预防-—包括清整池塘,调节水质,放养优质苗种,使用无公害鱼药,投喂量绿色水产饲料等。 (6)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 自然选择,定向培育;人工杂交等。鲤鲫的许多养殖品种就是人工杂交的优良品种。 (7)鱼类检疫 口岸检疫已进行。而省、地检疫尚未进行。实际上鱼病是有一定的地区性的,应建立检疫制度,防止鱼病有一地向另一地传播。非典时期限制人员流动就是防止疾病的传播。人员流动过程中的健康检查就是一种检疫。 (8)消灭陆生终末寄主及带病原陆生动物 有的病原体以鱼为中间寄主,而以鸟为终末寄主。这样消灭鸟同样可达消灭病原的目的。;2.防病用药注意事项 (1)两种药物混合使用时,现将两种药物分别溶解然后再混合。各种药物均应现配现用,严格按说明书使用。 (2)用药以上午9—10时和下午3—4时较合适,清晨、正午不宜。 (3)使用CnSO4时:①CnSO4量须准确。②溶解CnSO4不超过60℃,否则易失效。③不宜常用,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4)泼洒药物,必须全塘均匀泼洒,不可定点倾倒。用具可用喷雾器、木瓢、勺子等。 (5)对水泼洒药物要准确丈量水体;拌合饲料药物要准确估计鱼体体重(以鱼体体重用药时),以免用药过量中毒或用药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6)不可盲目乱用、多用 细心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做到用药正确、剂量准确。以免造成浪费,形成残留,增加开支。 (7)泼药前喂饱。吃食后2—3小时泼药,投喂药饵时宜空腹。泼洒的同时不喂饲料。泼洒药物由上风处开始,逐渐到下风处。 (8)不易溶解的药物用开水充分溶解后再泼洒,勿留颗粒,以免鱼误食中毒。 (9)化学反应中,温度每升高10℃,毒性增强2—3倍。所以水温高时泼药效果好。但也要注意,水深小于80cm,水温低于25℃慎用全池泼洒。 (10)用药后1—2小时不要离开,发现浮头、死鱼等情况,马上注入新水。 (11)浮头及浮头刚结束时,不用药。 (12)各种鱼的药物禁忌要记清楚,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禁用药物的替代药物也应清楚。;三、鱼病的诊断;(一)诊断方法;体表、鳃、内脏是肉眼检查的三个基本部分。 ①体表 检查顺序为:头部→嘴→眼睛→鳃盖→鳞片→鳍条等。大型病原体容易看到,较小病原体与症状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②鳃 重点检查鳃丝。鳃盖是否张开,鳃盖表皮有没有腐烂或变透明,鳃丝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较多,鳃丝末端是否肿大和腐烂。细菌性烂鳃病鳃丝末端腐烂,粘液较多;鳃霉病则鳃片颜色比正常鱼较白,略带血红色小点;口丝虫、隐鞭虫、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则鳃片上有较多粘液;中华蚤、双身虫、部分指环虫及粘孢子虫胞囊等寄生虫,常表现为鳃丝肿大,鳃盖张开等症状。 ③内脏 以检查肠道为主。先把一侧腹壁剪掉,先观察是否有腹水和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如鱼怪、线虫、舌形绦虫等)。其次把各内脏的外表仔细观察,看是否正常。最后剪掉靠咽喉的前肠和靠肛门的后肠,取出内脏,置于白盘中,把肝、胆、鳔等器官逐个分开,然后进行观察。在肠道中比较大的寄生虫如吸虫、绦虫、线虫等容易看到;若是细菌性肠炎,会表现出肠壁充血、发炎;球虫病和粘孢子虫病则肠壁上一般有成片或稀散的小白点。;(2)显微镜检查(镜检) 有些病原体肉眼无法看到;鱼发病后可能由原发性感染导致继发性感染,造成鱼病病原体的复杂性。因此,仅凭肉眼观察是不能正确诊断鱼病的。除一些比较明显且又单纯的情况,凭目检可把握诊断外,一般要镜检。 镜检一般是根据目检确定的病变部位进行。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全面检查。检查部位和顺序与目检相同。;2.现场检查 (1)调查访问,掌握第一手资料 首先,调查池鱼饲养管理情况,包括清塘方法、养殖种类、来源、密度,鱼类入池前是否消毒及用什么药物消毒,投饲、施肥种类、数量、质量等。其次,调查有关的环境因子,包括了解水源中有无污染物、水质状况、水温变化情况、养殖水域周围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