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的进展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的进展PPT

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的进展;主要内容;猝死与AED、WCD; ;北京电视台摄影记者郑立,在雅典拍摄奥运火炬传递时心脏病突发猝死,年仅47岁;;(1)发病率增高:占猝死10%~15% →20%~25% → 30% 例:Brugada综合征在东南亚国家 除交通事故外,是男性青壮年猝死的第二位病因 (2)猝死年龄低:多数小于40岁,社会影响大 (3)反复发生:基础病因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 (4)家族聚集性:易造成恐慌 (5)药物治疗效果差;1 Adapted from: Myerburg RJ. Sudden Cardiac Death: Exploring the Limits of Our Knowledge.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Vol. 12, pp. 369-381, March 2001. 2 Bunch,JT.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fter successful defibrillation.N Engl J Med.2003;348:2626-2633.;1 Adapted from: Myerburg RJ. Sudden Cardiac Death: Exploring the Limits of Our Knowledge.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Vol. 12, pp. 369-381, March 2001. 2 Bunch,JT.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fter successful defibrillation.N Engl J Med.2003;348:2626-2633.;300,000;300,000;猝死流行病学最新资料表明 ;猝死流行病学最新资料表明 ;猝死流行病学最新资料表明;猝死流行病学最新资料表明, 猝死人群中高危患者占1/3 中低危占1/3 低危占1/3 ;二、猝死流行病学新特征的警示 1.目前医学对猝死的认识十分肤浅,远远不够 2.危险分层的作用仍很局限,目前主要是针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 3.有些引发猝死的原因和诱因是临时一过性出现,一般方法识别与捕捉均困难,为了能全面降低猝死率,须寻求方法简单,易于普查,利于一般人群中的筛选;终止室颤的除颤技术;; 除颤是终止室颤唯一有效的方法 挽救了大量的院内猝死;ICD是人类控制和征服猝死艰难曲折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先驱者Mirowski的开拓性工作永远被世人怀念。 1980年2月4日,第一台ICD置入人体 ;二.体内自动除颤(ICD);三.AED:公众体外自动除颤器 为挽救大量的院外猝死,AED应运而生, AED是体外自动除颤器,其安置于公共场所,供公众抢救猝死者使用。 1999年FDA批准AED应用;目击者发现猝死;2000年克林顿 推广AED技术;2000年克林顿 推广AED技术;猝死与AED、WCD;1998年德国学者Auricchio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体外自动除颤器,即穿戴式体外自动除颤器 2002年FDA批准应用;背部除颤电极;2002年被FDA批准正式应用于临床 ;2008年12979例WCD应用结果;1.医生手动除颤 (1947);宽QRS波心动过速的AVR 单导联鉴别诊断流程;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伴差异性传导 室上速伴预激 心室起搏律 ;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流程很多,例如:;宽QRS波心动过速的AVR单导联诊断流程;Vereckei A, Duray G, Szénási G, et al. New algorithm using only lead aVR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 Heart Rhythm 2008;5:89-98;;;;第一步:起始R为室速; ; ;第三步:顿挫在前为室速;Vi/Vt比值鉴别诊断机制 1. Vi代表心室初始除极 Vt代表心室终末除极 2.室上速伴束支阻滞, 心室的初始初极在希浦系统,除极速度快,Vi值大;终末除极在心室肌间,除极速度慢,Vt值小,Vi/Vt1 3.室速 心室的初始初极在心室肌间,除极速度慢,Vi值小;终末除极在希浦系统,除极速度快,Vt值大,Vi/Vt1;第四步:先慢后快为室速(先缓后陡);AVR单导联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