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庭院文化
院子与房屋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庭院” 一.古人诗词中的庭院文化 《易·系辞上》:“不出户庭,无咎” –-安全港湾 陶渊明:“户庭无尘土,虚室有余闲” –静雅闲适 白居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笙歌独享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陶渊明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1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 南宋 叶绍翁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田家三咏 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2.传统庭院 呈现或方或圆的简单图形,它们多以一个或多个独立、半独立体起来的围合形式,空间比较封闭,便于防守。 如北方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楼,山西的窑洞,江西景德镇、广东客家围垅横屋天井等 北方----四合院 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 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南方院落 传统主流的院落不开阔,比较紧凑,符合聚气、留财的寓意。 福建永定湖坑镇南溪片,始建于宋代包括5个行政村、数十个自然村,村连着村,两边青山耸立。数百座土楼沿溪而建 棣华居位于梅州梅县西阳镇白宫富良美(现名新联村)。 “三堂四横一围龙”形式的“围龙屋”典型代表 三明土堡,素有“土楼之母”之称,始于隋末唐初 大埔桃源镇敦裕堂、德馨堂 3.影响因素 功能 地域 时代 ? 4.现代城市中的院落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