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语言题目类型以及答题步骤
(2006辽宁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东坡①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 答:“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步骤一:词意) 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手法)(步骤二); 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主旨)(步骤三)。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 考查方式 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或“诗眼”的方式考查——炼字型或诗眼型 2.以赏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关键词型 3.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比较鉴赏型 4. 以鉴赏诗词语言特色的方式考查——语言特色型 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分析,要放在句中并结合诗句及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解答步骤】 步骤一:(点出诗眼)解释该字的含义。 步骤二:(紧扣诗眼)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句意。 步骤三: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一、炼字型或诗眼型 例1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网,网住的意思。/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不舍及落寞感伤之情。 例2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解】①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②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即呜咽之意, “冷”即阴冷之意。/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 例3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这首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 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骤 雨 华 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问: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010湖南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好 事 近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东归江行途中。 问: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的“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量学基础课程课件3.ppt
- 认识周长{公开课).ppt
- 计算机绘图-all.ppt
- 认识周长图形的周长优质课PPT.ppt
- 认识新伙伴 第二节内容很好.ppt
- 认识地球复习课.ppt
- 让win8更人性化的七大设置.pptx
- 认识周长说课课件5.ppt
- 认识元角分复习ppt课件.ppt
- 让发面食品细腻紧实的小妙招-发面芝麻饼.pptx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