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中国茶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探讨.doc

宋才发:中国茶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才发:中国茶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探讨

宋才发:中国茶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探讨 中国茶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探讨 宋才发( (中央民族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 我国古代神农氏是茶的发现者。茗香之源在四川,茶马古道在云南,榜首“龙井”在杭州。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茶诗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一绝,以茶词曲赋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国粹,以茶画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瑰宝。必须加大对优质名茶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必须加强对优质名茶的商业秘密保护,必须加大对假冒伪劣行为的惩处力度。 关键词 中华民族;茶文化;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一 我国古代神农氏是茶的发现者。相传还在上帝创造天地的时候,神农氏就在遍尝百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种树的叶子可以止渴、提神,这种树就是我们今天的茶树。神农氏当时发现茶树,只是凭借他丰富的经验,鉴别和断定该树的叶子——“荼”,有解百毒的药效功能而已。“荼”与“茶”仅一横之差,其含义却有本质的区别。然而在远古时期,“荼”曾是“茶”的代名词。我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其中就有关于“荼”的解释:“荼,苦茶也。”《诗经》中的《谷风》篇,已有茶的最早记载:“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总之,是中国人最早发现了茶。唐代陆羽(733—804)毕生致力于茶的研究,他所著的《茶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茶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分3卷10章,共7000多字。陆羽在《茶经》中给茶定义为:“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茶。”《康熙字典》对“茶”解释说:“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茶有数种,惟荼,古茶之茶,即今之茶。”“茶”在古时候的不同时代和不同典故中有许多不同的别称,譬如,在《诗经》和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茶”被称为“苦菜”;在《晏子春秋》和南宋的《香茗赋》中,“茗”即“茶”,且至今多沿用“茗”字代“茶”。至于茶成为一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通饮料乃至高级“国饮”,则是后人的功劳。它得益于数千年来无数的无名氏不断地栽培、更新、繁衍,由嚼青叶而发明为采叶焙制,再由采叶焙制改良为煎烹饮啜,最终使“茶”这个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饮料,得以成为千古流传并为世人所享用的“饮之珍品”。“茶”是自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而名震中外的。茶已经同中国人的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嬗变中,茶的清香、高雅与中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因而便成为世人刻划中国的重要象征之一。 茶的区域分布、种植与科学分类。我国是茶的发源地,茶区分布自北纬18°—38°、东经98°—122°,东至台湾东部的台东、花连,西达西藏南部察隅河谷,北至山东烟台、辽东半岛,南达海南岛,纵横2000余公里,为全世界最广阔、产茶种类最多的地域,其范围包括台湾、福建、浙江、安徽、四川、江西、湖北等18个省500余县。茶在作物学上是嗜好类的特用作物;在植物学上属种籽植物,为常绿灌木。茶树主要受雨量、温度、海拔、风力与日光等自然环境支配,自北纬40°至南纬30°均适合茶树的栽培。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气候,以及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均适宜茶树生长;表皮土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粘土,温度在20℃—25℃、海拔在10—200米高度茶树生长最旺。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茶园面积67万公顷左右,年生产量34.25万吨,浙江、湖南、安徽及四川四省的产量占全国的75%,目前全国生产量中红茶占80%、绿茶占20%,全国人均年消费茶叶量约为200克。唐代时我国就有13省为产茶地,各地名茶不下四五十种。“散茶”为宋代的产品,宋徽宗爱好品茗,不惜用重金以寻求新颖的贡茶。宋代所产名茶,除了有福建武夷的“龙团”、“栗粒”及“铁罗汉”外,还有浙江绍兴的“日铸”,婺源的“谢源”以及隆兴的“双井”,皆属绝品。我国对茶的分类历来十分讲究。依据茶叶的“嫩”与“老”的程度不同,一般把它分为“芽茶”,如“探春”、“子徇”、“束尖”等;“叶茶”,如“雨前”、“雨后”等。依据茶的制成品性能,通常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砖茶和沱茶6种。依据茶的形状,通常分为散茶、条茶、碎茶、圆茶、正茶、副茶、砖茶、束茶8类。依据制作方法,又把茶分为“毛尖”和“精茶”两类。依据茶树品种,通常把茶分为阿萨姆茶、小叶种茶、大叶种茶、水仙、铁观音等。依据茶的产地,一般分为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福州香片、杭州龙井、大吉岭红茶、星村小种、冻顶乌龙等。 茗香之源在四川。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期,四川就以盛产茶而著称于世。雅安的蒙顶山为蜀郡种茶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名茶的发祥地。峨眉山、青城山、鹤鸣山盛产名茶且与宗教结缘,民间流传着许多名茶的传说。譬如,道家张三丰在鹤鸣教书时,听人讲鹤鸣山的茶,惟白鹤停歇过的那棵才是好茶。张三丰找到歇过白鹤的茶树并且打上记号,第二天采下树叶制成茶,抓一点放进碗里用开水冲泡,看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