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总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VIP

声调总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调总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声调总览*  端木三著 王洪君译  提要:什么是声调(tone)?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它?声调在不同语言中有什么不同的功能?声调与语调是什么关系?端木列举了近二三十年来这些方面的进展。   ⒈ 引言 这篇文章综观近二十来年声调研究的发展和成就(主要是生成框架中的)及其目前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下面先讨论什么是声调语言,然后指出声调与语调之间的相似处。  1.1 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 某些语言清清楚楚是声调语言,确认这一点没什么困难。教科书常举的例子是汉语普通话,它的满音节(full syllable)有四个声调(弱的或非重读的音节不担负声调,或说担负“中和调”),如⑴所示:   ⑴ [ma1] 妈 [ma2] 麻 [ma3] 马 [ma4] 骂  数字1-4代表四个声调,1调是高调,2调是升调,3调是低调(在末位时或为低升调), 4调是降调。⑴中的四个词除声调外音韵上完全相同(这里暂时不论音长的问题)。也就是说,普通话中的声调(音高曲线)在词汇上是对立的(声调的其他功能见3.14节)。大多数声调语言出现于亚洲和非洲。此外,某些欧洲和美洲土著语言也被认为是声调语言。 同样,确认某些语言不是声调语言也没有什么困难。如,英语一般都认为是无声调语言。当[k?t]‘猫’这个词用不同的调(或叫音高曲线)说出时,增加了惊讶、疑惑、不相信等附加义,但却始终指同一类动物。所以,声调在英语中没有词汇的对立。 然而,确定一个语言是否声调语言又的确可能出现问题。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日语。日语里每个词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模式(tone pattern,即调型),这从下面的例⑵取自McCawly,1978,113)可以看出,例中用短杠把音节分开,H表示高调,L表示低调。   ⑵ ka-ki-ga H-L-L 牡蛎  ka-ki-ga L-H-L 栅栏  ka-ki-ga L-H-H 柿子  上面的例子表明声调在日语中也有词汇的对立,跟汉语中一样。另一方面,如MaCawley(1965,还可参考Block 1946;Haraguchi 1977)指出的,如果为每个词设立一个抽象的重征(accent)位置,日语的调型就是可预测的(例中以下划线表示抽象重征)。这一分析反映了以下事实:对一个给定词形而言,它可能具有的声调模式的数目正好和它的音节数目一样多(无重征词不计)。如,⑵中的词形都是三音节的,所以它有三种可能的调型。值得注意的是,与重音(stress)不同,重征并不一定要伴随更长的音长或更强的振幅。因此,母语者几乎感觉不到重征除了音高之外的其他效果。这一问题我们下面还要涉及。由于日语的声调(或说音高)可以由重征预测,因此也常被称为“音高-重征”语言。 但是英语也有音高曲线, 而且,英语的音高曲线也是颇可预测的(参看Gold- smith 1974 [1981出版];LIberman 1975; Pierrehumbert 1980)。正由于此,英语也被称做一种声调语言。例如 Goldsmith提议,在中性语调中英语词的调型(声调模式)是(M)HL,其中M是中调,H与重音(stressed)音节相联。⑶中是一些例子。   ⑶ Chi-ca-go M-H-L A-me-ri-ca M-H-L-L  Bos-ton H-L Ca-na-da H-L-L  ⑵⑶那样的分析也可用于非洲语言(如Goldsmith 1982;Kenstowicz 1987;Sie- tsema 1989; Kenstowcz Kisseberth 1990)、美洲印地安语(如Hinton 1991)和欧洲的声调或音高-重征(accent)语言(如立陶宛语,Halle Vergnaud 1987;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Inkelas Zec 1988)。正如 Hyman(1978)和MaCawley(1978)指出的,上述的分析引出了声调语言的类型分类的严重问题。具体说就是,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的区别不再明显。此外,如果英语和日语都是声调语言,人们就会奇怪,还有什么语言不是声调语言。  1.2 声调和语调  英语的音高曲线一般称做语调。实际上,所有“非声调语言”都有语调。虽然声调和语调都被描绘为音高(关于音高和基频间不同的讨论见Beckman 1986),人们仍然想弄清它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