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矿工程安阳新矿1.8MTa新井设计
                    前言	4
Abstract	5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6
1.1 矿区概述	6
1.1.1矿井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行政隶属关系	6
1.1.2井田范围及自然地理	7
1.1.3矿井地形、主要河流	7
1.1.4气象与地震	8
1.1.5村庄、建筑物、构筑物	8
1.1.6水源、电源情况	8
1.2 井田地质特征	8
1.2.1地层特征	8
1.2.2煤系地层特征	10
1.2.3地质构造	12
1.2.4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5
1.3 煤层特征	20
1.3.1煤层	20
1.3.2煤  质	21
1.3.3矿井瓦斯、煤尘及自然发火情况	24
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	25
2.1 井田境界	25
2.1.1 资源量计算范围	26
2.1.2 储量计算步骤	26
2.1.3 资源量估算指标	27
2.2 井田地质资源/储量	27
2.2.1 井田内煤层地质资源/储量概念	27
2.2.2资源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27
2.2.3 井田内煤层地质资源/储量估算	28
2.3 井田工业资源/储量	28
2.3.1 井田工业资源/储量概念	28
2.3.2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计算	28
2.4 井田设计资源/储量	28
2.4.1 井田设计资源/储量概念	29
2.4.2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计算	30
2.5 井田可采储量	30
2.5.1 井田可采储量概念	30
2.5.2 煤层可采储量计算	31
第三章 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33
3.1 矿井生产能力	33
3.2 矿井服务年	33
3.2.1 矿井服务年限和矿井生产能力的关系	33
3.2.2 矿井服务年限的计算	33
3.3矿井工作制度	34
第四章 井田开拓	35
4.1概述	35
4.1.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35
4.1.2煤层地质特征	36
4.2 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36
4.2.1井筒位置的确定	37
4.2.2井筒的数目及特征	37
4.2.3开拓方案	41
4.2.4开拓方案的比较	46
4.3开采水平的划分	52
4.3.1第一水平储量验算	52
4.3.2开采水平的巷道布置	53
4.4采区划分	54
4.4.1采区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54
4.4.2采区的划分及开采顺序	54
4.5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	55
4.5.1 确定井底车场的形式	55
4.5.2 车场内各种存车线长度计算	56
4.5.3井底车场的调车方式	58
4.5.4 马头门线路布置	58
4.5.5 井底车场各硐室布置	59
4.6 开拓系统	61
第五章  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63
5.1 采区范围内煤层地质特征	63
5.1.1采区概况	63
5.1.2 采区煤层特征	63
5.2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63
5.2.1采煤方法的确定	63
5.2.2回采工艺的选择	64
5.2.3采煤设备的选型	66
5.2.4 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72
5.2.5 工作面支护方式、支架规格和布置方式	74
5.2.6顶板管理方法	75
5.2.7各工艺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76
5.2.8循环作业方式及经济技术指标	84
5.3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	87
5.3.1 概述	87
5.3.2 采区生产能力	87
5.3.3 采区上山布置	88
5.3.4 区段划分	89
5.3.5 采区生产系统	89
5.4采取车场设计及硐室	90
5.4.1 采区车场	90
5.4.2 采区主要硐室	91
5.5 采区采掘计划	94
5.5.1  采区巷道的断面和支护形式	94
5.5.2 采区巷道的掘进方法和作业方式	94
5.5.3 采区工作面配备及三量管理	94
5.5.4 工作面推进度、年产量及采区回采率	95
第六章  矿井运输与提升	97
6.1  概述	97
6.1.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	97
6.1.2 煤层及煤质	97
6.1.3 运输距离和货载量	97
6.1.4 矿井运输系统	97
6.1.5 矿井提升概述	98
6.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99
6.2.1 设备选型原则	99
6.2.2 采区运输设备选型及能力验算	99
6.3 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	101
6.3.1运输大巷运输设备	101
6.3.2 轨道大巷运输设备	102
6.4 提升	103
6.4.1 主井提升	103
6.4.2 提升容器的选择	103
6.4.3 钢丝绳的选择	105
6.4.4 提升机的选择	106
6.4.5 提升电动机的选择	106
6.4.6 提升机与井筒的相对位置	107
6.4.7副井提升设备的选择	108
第七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	111
7.1 矿井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的选择	111
7.1.1 概况	111
7.1.2 选择通风系统的原则	111
7.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ltium Designer中英文技术词汇对照.pdf VIP
 -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期中英语试卷.pdf VIP
 - 报废汽车回收利用课件.pptx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5课《 走近科学家》第1课时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和科学家的品格PPT模板.pptx VIP
 - 新02J01工程做法-标准图集.docx
 - 小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 课件(共24张PPT).pptx VIP
 - (正式版)DB61∕T 1159-2018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挤密桩施工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陕西省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20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 2.0)评分 .pptx
 - upvc管件螺纹接头.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