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PPT

例2. 起源于三尖瓣环下部的VT 男性,63岁,心悸2周,平时体健,无器质性心脏病 V A (4)起源于二尖瓣环的室速 沿MA起搏心电图 沿MA起源的VT的12导联心电图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 射频消融 方丕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内容 一、 定义 二、分类和机制 三、常见特发性室速的机制和射频消融 定义 在少数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不伴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ECG, UCG, CAG,MRI 正常),亦排除了代谢障碍、电解质异常、 Brugada和长QT综合征等促心律失常因素,这种室速被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VT),占所有室速的10%。 二、分类 根据起源部位分: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RVOT-VT, 占IVT 80% ) 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 其他部位的室速 (1)起源于主动脉冠状窦的室速 (2)起源于肺动脉的室速 (2)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室速 (3)起源于二尖瓣环的室速 (4)起源于希氏束区的室速 根据药物反应分: 腺苷敏感性室速(RVOT-VT) 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 (ILVT) 三、常见特发性室速射频消融 (一)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 [1 ](RVOT-VT) 分类: (1)反复单形性室速 (RMVT) 主要在20~50岁之间, 男女均较多见,以女性略多 ECG表现为频发PVCs(或成对PVCs) ,频发的短阵单形VT ,VT 的形态与PVCs形态相同。 (2)阵发性持续性室速 多发生于30~50岁左右, 男性多见 运动可诱发,可被窦速抑制 临床表现:1/3没有症状, 主要为心悸, 少数为头晕, 不典型胸痛,晕厥的比例约10%,. EPS:可被心室刺激所诱发和终止, 静滴ISO可提高诱发率,一般不能被拖带。 机制:儿茶酚胺介导的延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少数阵发性持续性RVOT- VT者可能是自律性异常和折返。 有效药物:急:腺苷;长期:β阻滞剂,维拉帕米或硫氮卓酮,IA,IC和 III类(胺碘酮) , [1 ] Rosenbaum MB,et al. J Electrocardiol 1969;2:289 RMVT的射频消融 (激动标测) 王某,女,39岁,心悸10年加重2月 例 1 林某,女,35岁,反复心悸5年,加重3月 RMVT的射频消融 (起搏标测) 例 2 PV、 AV及CA 的解剖关系 RVOT示意图 在RVOT 各部位起搏的QRS形态 RVOT 各部位VT的QRS形态 1. 鉴别间隔和游离壁: 游离壁: II III aVF 导联上QRS 波有切迹, 胸前导联移行区后移(V4) 2.鉴别前后: 前:I 上 R 波 负向, 后: I 上 R 波 向下, 中: 多相波 间隔部 游离壁 中 前 后 后 前 图. 室性心动过速在RVOT的起源点:间隔部8例,后壁4例,外侧壁2例。 PA= 肺动脉瓣,LAA=左房耳,RAA=右房耳, TA = 三尖瓣环。 RVOT-VT 的三维标测 (CARTO标测) 图 室速时CARTO的激动标测:A、B、C三图分别为AP、RAO、LAO, CARTO在窦性心律下标测右室和RVOT。最早心室激动点位于右室前壁(红色区域)。C、D、E三图同样为AP、RAO、LAO三个体位,在窦性心率时标测的右室和RVOT的三维图(即A、B、C、图)的基础上,在VT时采用重标模式(remap)标测,这样可以快速标VT的起源点。VT最早激动点位于RVOT的右侧壁上部(红色区域),在此行射频消融成功(深红色园点代表每次射频消融的部位)。AP=前后位,RAO=右前斜位,LAO=左前斜位,RVOT=右室流出道。 激动标测 图. CARTO的起搏标测:A、B、C三图分别是AP、RAO和LAO,在窦性心律时用CARTO标测右室和RVOT,窦性心律时最早激动点位于右心室前壁(红色区域)。利用CARTO标侧的RVOT的三维解剖图形,在RVOT不同部位起搏,寻找起搏ECG与临床VT时ECG相同或相似的部位(黄色圆点为起搏标侧点,白色圆点为起搏标测的最佳靶点,深红色园点为每次射频消融的部位)。D图左帧为VT时心电图,右帧为在间隔部上部起搏时心电图,二者QRS形态在12导联上非常相似,在此处行射频消融成功。 起搏标测 鉴别诊断1:起源于主动脉冠状窦的室速 RVOT (左前上) ASC (右后下) R波时限指数=B/A×100% 若 50% , 支持 ASC-VT R/S比率= R/S×100% 若 30% , 支持 A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