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芒康寻觅邦达家族的历史
昌都地区的芒康,在整个藏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个知名度一是来自于芒康这个地名。无论是西藏早期历史上的“上部阿里三围如池沼,中部卫藏四如像沟渠,下部朵康三岗若田地”也好,还是后期形成的“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的地域概念中,始终都有“芒康岗”这个古地名。而“芒康岗”的中心即为现在的芒康县。可见芒康的知名度由来已久。二是来自活跃在茶马古道上以邦达家族为代表的善于经商、敢于冒险的商队。邦达家族在昌都、在康区、在西藏都是家喻户晓。著名作家马丽华在自称为“西藏纪实文学的封笔之作”《藏东红山脉》中,对邦达家族的地位和影响有段精辟的概括:“西藏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邦达家族,脚踏商、政两界,不仅是首屈一指的巨商富豪,也曾在政坛上呼风唤雨,尤其邦达三兄弟堪称乱世枭雄,在西藏、在康区的现代史上写下了轰轰烈烈的一笔。”三是来自于邦达多吉对西藏地方政府的反叛。1933年底,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西藏上层发生了内部权力之争,并殃及邦达家族。当时,在昌都的邦达多吉不满藏政府对康巴人的歧视和迫害,率领芒康和察雅士兵400余名,夜袭驻守芒康藏军代本洛吉岭巴的兵营,杀死了几名士兵,监禁了上盐井堪穷土登桑颇,收缴了藏兵武器及其他财物。后来,西藏地方政府调集大批藏军和三大寺的僧兵进攻芒康,邦达多吉放弃芒康,率部投奔四川巴塘避乱,继续与西藏地方政府抗衡直至西藏和平解放,成为轰动一时的重大事件。正是在这一系列事件的诱惑下,我于2007年8月13日至18日,专程到昌都地区芒康县进行了一次寻觅邦达家族历史的探古之行。
2007年8月13日,天刚蒙蒙亮,我和地区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的同志,乘座丰田4500踏上214国道。从昌都到左贡的路是柏油路,比较好走。从左贡到芒康的路是沙石路,虽有一些颠簸,但毕竟是国道,路面较宽,视野不错,还算好走。下午4点多,我们安全抵达芒康县所在地噶托镇。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两辆车,沿着正在改造加宽、准备铺设柏油路的214国道,走了40多公里进入通往邦达乡的乡村公路。邦达沿途的风景优美如画,到处是枝叶茂密的树林,不时从茂密的绿树丛中有高大宽敞的藏族碉式楼房掠过。建设中的安居房整齐排列,正紧张有序地施工,呈现出新农村蓬勃兴旺的喜人景象。地里是一片金黄色的庄稼,看得出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离开昌都前夕,我向同住一排房子的邦达多吉之子邦达旺青先生请教:在邦达乡了解你们家族情况的人有谁?他说:“有一个叫平洛的老人,是县政协委员,了解我们家的情况。”有了邦达旺青先生的指点,我们心里满有把握,设想收获颇多。路上,开始下起了小雨。到邦达乡时,已是下午。
邦达家族所在地的邦达村是一片较开阔的三角地带,周围植被茂盛,树木郁郁葱葱。从北面流来的一条小河欢腾地从村旁流淌着。夯土筑起的四方形藏式平顶楼房民居数十栋,大都集中在村中三角地的交汇处,主要的农田位于村边河谷的宽阔地方。村背后的山冈叫邦拉山,据说邦达村之所以叫“邦达”,是因为该村位于邦拉山的山麓边;邦达家族之所以叫“邦达”,是因为他们居住的村庄叫“邦达”。后来,邦达家族发迹,有权有势的时候,就把村名冠以家族名。邦达家族的早期豪华住宅就位于村中三角地交汇处的一个平台上。从高而厚的规模很大的残墙上,依稀可见当年邦达家族显赫一时的盛况。整个房屋呈倒着的“凸”字形,靠近山的里屋是整个建筑的中心,也是面积最大最高的三层建筑,紧接的中间房屋为两层,两边又往内收,最前面伸出的房屋为大门和上下楼梯的两层屋,又往内收了很多。层层往中间收拢,使整个房屋的外围呈现出八面角,有利于坚守和相互牵制,成为易守难攻的庞大建筑。这或许是邦达多吉处于对当时社会治安的忧虑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一座特殊工事式建筑。
那天我们住在乡政府。正准备去采访平洛老人时,邦达乡的前任乡长遗憾地说,你们来晚了,老人已于21 天前病故。这一消息使我们陷入了采访的困境。乡长接着说,在邦达乡最了解邦达家族的就是平洛老人。据说他曾受邦达多吉的委托,到过北京,拜见过毛主席。他走了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知道邦达家族底细的人。我们为没有赶上平洛老人病故之前采访而深深惋惜和后悔。在西藏,这种人去事亡的事件天天在发生,如何抢救这些活的资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注意的。
平洛老人走了,我们的重点采访对象消失了。但我们不甘心这样空手而归,极力寻找其他人来弥补平洛老人走后留下的遗憾。经过向乡干部多方打听,得知有一个叫四朗达吉的82 岁老人健在,可能知道一些邦达家族的情况,我们喜出望外,立刻赶到老人家。
老人从小长在邦达,对邦达家族的情况有所了解。他说,邦达多吉最喜欢逗小孩,小孩子也喜欢他。只要有糖,他总会给小孩们吃。对家里的佣人总是平等相待,从不歧视,还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所以,他的威信很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