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秦岭无人区完成的极限穿越
全程线路长80公里,出发点秦岭分水岭海拔高度1700米,最高点高山草甸海拔高度2650米,高冠出山海拔高度500米,穿越时间30小时。
听到的故事
从沣峪口沿路向南有个大垭口――秦岭分水岭,这里是作为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南北方分界的标志点之一。在跨过分水岭之后,河流被分成两半,一半南流,汇入长江;另一半继续向东,汇入黄河。在分水岭西部深山里有一个小山村,名叫大寺。早在唐朝,大寺村村民就已经生活在秦岭了,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村庄,以前有个寺院,鼎盛时期非常繁华。在大寺附近有个宝石岩,据说有两颗夜明珠,每到晚上能发光把大寺照亮。后来来了一伙贼人,盗走其中一颗,另一颗突然就不亮了,大寺也逐渐衰败,和尚都走了,寺院也就没了。
在一次大寺穿越过程中,无意听到当地村民讲了一个故事。在大寺村附近有座悬壁叫翡翠崖,翡翠崖有一个二级瀑布,第一级水落到一个直径二十几米的深潭,第二级水从潭里流出后沿山体前行300米后再落下去,落差有100――200米,夏季时气势极为磅礴。第一级水落下的这个深潭就是大寺先民求雨的地方。求雨的时候,先要把一个瓶子的瓶口用蜡封好,用绳子捆住扔进潭里,然后在潭边进行祭祀。过段时间把瓶取出,如果瓶内有三分水,雨水就有三分深;有七分水,雨水就有七分深;没水则继续干旱。据说很灵。潭非常深,发大水时,传说常有一条青龙或巨蟒在潭中出没,因此起名青龙潭。有人曾经把一个十几米的木杆垂直插下去,仍未见底。
听大寺村民说,去青龙潭的路非常艰险,许多地方完全无路可走,需要翻岩下壁。以前的道路现在早已荒芜了,年轻的大寺村民也仅从长辈口中听说过这个瀑布和深潭的传说。青龙潭附近植物种类繁多,有灵芝等一些珍贵药材,同时也是野兽的乐园,其中不乏野猪、黄羊、羚牛、熊等大型野生动物。
探寻龙潭的真相
两年前的4月完成了从龙潭瀑布底下的成功穿越。但是龙潭是什么样子是我始终挥之不去的情结。
今年2月中旬和5位朋友终于实现了这次极限穿越。全程在完全不知线路情况下,瀑布和龙潭的探路都采用Google Earth地形分析加GPS导航的方法完成。
我们的线路安排是从分水岭出发,直接穿插到翡翠崖上方,中间基本无路可走。根据等高线地图判断,多在30到70不同倾斜度的陡坡上穿插,一路要多次用到绳索保护的方法通过一些崖壁。到了翡翠崖上方就是龙潭所在地,这里为二级瀑布,第一级是否要采用打保护站瀑降的方法还未知!下到第二级瀑布顶上后,为100米至200米高度的崖壁。用顶端打保护点的方法下降,采用充电电锤打眼,用膨胀螺钉做保护站,然后从瀑布顶上降下来完成穿越(一切根据当时地理环境决定,不过已经按照最恶劣环境做好出行计划)。
出发前,大家一起开了个会,我把线路情况以及难点在谷歌地图上做了说明。大家一起商量了食品和装备情况,买了很多压缩饼干,一路上被某些人给BS坏了。老三到现在对压缩饼干还心有余悸,哈哈!
3月6号晚6点,我们一行六人出发。20:30到达了秦岭分水岭。这里海拔1700米,温度是零下5到零下10度。行进的道路铺满了积雪,这让我担心起后面的行程来。
夜晚,头灯下的积雪晶莹、干净,散发出淡淡的蓝色,很难看见这么漂亮的雪了。我们踩在雪地上,发出吱吱的声音。这段路拔高很快,大家基本以匀速前进。经过2小时20分的雪地行走后,大家到了第一个宿营地:鹿角河保护站。这是峡谷中的两间房子,海拔2300米。房门没锁,有几个炕,大家进去简单地处理后,就睡下了。
明天的行程预计时间是10个小时(但是我们最后用了13个小时才宿营),此间需要拔高到2650米,再下降到2000米的位置。考虑到这段路是此行最重要的一段探路过程,未知因素太多,我们采用时间控制计划的原则,设立了关门时间。如果在一个时间点没有到达目的地,就不能再前行了,因为中间很可能是没有宿营地的。虽然这样很累,但是这次穿越的性质决定了必须采用这样的原则。
艰难的探路
第二天凌晨5:30,随着手机的铃声大家很快起床,6:30收拾好,开始一天的艰苦行程。
一路拔高很快,2400米高度有一条通到鹿角河保护区的小路,从这里下到沟底可以到邢家岭,那里是羚牛的聚集地。10点后我们到达了高山草甸,这时积雪和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整个山顶银妆素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一览无遗。
忽然,听见后面的流浪飞大叫一声。心想不好,回头果然看见他痛苦地坐在雪地上,脚崴了。如果队员中有人出现意外情况,团队会将队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而把完成任务放在其次。我问飞,能走不?他说,先让我休息一下。过了几分钟,他点了点头。我又问了他一次,你确定?飞咬咬牙说:确定。
12点,经过5个半小时的长途行军后,大家到达了这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