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皮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心血管课件PPT
E-球囊顶端应位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处(第二、三肋骨之间);球囊尾端应在肾动脉之上 F-大多数情况下提倡无鞘穿刺,这样可有效地减少病人下肢缺血并发症的机率。当无鞘穿刺无法成功,可以再改用有鞘穿刺 IABP置入注意事项 气囊充排气时间:适当调节IABP充排气时相是IABP维护中最基本的操作,充气应控制在主动脉瓣刚好闭合以后,主动脉压力曲线重博波部位;排气应控制在主动脉瓣开放前,主动脉舒张压的波谷。IABP系统本身将自动依照体表心电图和动脉压的改变来自动修正充排气时相,但治疗过程中仍需进行手工细调。 IABP治疗时反搏参数的调节 心电图及血压波形 心室除极 等容收缩,左室压超过主动脉压 反搏治疗时动脉波形变化 舒张压增压 ? 冠脉灌注 有反搏 舒张压末尾 ? 心肌需氧 有反搏 收缩压 没反搏 收缩压 球囊充气 没反搏 舒张压末尾 140 120 100 80 60 mm Hg 时相错位 - 充气过早 有反搏 收缩压 反搏压 有反搏 舒张末压 没反搏 收缩压 球囊于主瓣关闭前充气 波形特点: 球囊在V 型切口前充气 舒张压侵占收缩期 生理效应: 主瓣有可能过早关闭 有可能增加LVEDV and LVEDP or PCWP 增加左室壁压力或后负荷 主动脉回流 增加心肌需氧 时相错位 - 充气过晚 有反搏 收缩压 反搏压 V型切迹 有反搏 舒张末压 没反搏 收缩压 球囊于主瓣关闭后较晚充气 波形特点: 球囊在V 型切口后充气 缺乏尖峰 反搏压不足 生理效应: 冠脉灌注不足 时相错位 - 放气过早 有反搏 收缩压 反搏压 有反搏 舒张末压 没反搏 舒张末压 球囊于舒张期内过早放期 波形特点: 反搏压出现后马上看到其急降 反搏压不足 有反搏舒张压末尾可能等于或小于没反搏舒张压 有反搏收缩压可能提高 生理效应: 反搏压不足 可能出现冠脉和颈动脉逆流 由于冠脉血液逆流可引起心绞痛 没足够后负荷降低效果 增加心肌需氧 时相错位 - 放气过晚 反搏压 有反搏 舒张末压 没反搏 收缩压 外观 加宽 有反搏收缩压 上升时间延长 当主瓣开始打开时球囊才放气 波形特点: 有反搏舒张压末尾可能等于没反搏舒张压末尾 有反搏收缩压上升时间延长 反搏压外观看来加宽 生理效应: 由于是左心室射血的阻力增加和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增加心肌耗氧 球囊阻挡左室心排因而增加后负荷 概述 适应症 操作 监测 并发症 脱机 IABP 气囊导管位置监测 观察屏幕记录数据 管道冲洗及抗凝 故障报警排除 病人体位及穿刺肢体护理 反搏期间的其他综合治疗 气囊导管位置监测 气囊应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与肾动脉之间,胸部X线照片可见导管尖端位于主动脉结上方,约第四后肋间; 气囊位置过高,可阻塞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影响左上肢供血; 气囊位置过低,可阻塞肾动脉,影响肾灌注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发现气囊位置不正确,应立即予以调整; 患者宜取平卧位,床头不宜高于30度,以避免导管扭曲或脱出。 观察屏幕记录数据 触发方式的选择: IABP时,最常用的触发方式是选取心电触发,因R波电压较高,易于触发,且心电触发时气囊的工作由R波触发,使其工作时相与心脏收缩和舒张同步,避免与心搏相抵触。如心电波形显示不清晰或R波电压太低不能触发时,可选用压力触发方式。根据病人的情况,还可选择起搏触发或内触发的方式,但临床较少使用。 反搏过程心电的监测:应选取R波高、T波低的导联以便于反搏的触发,保证信号稳定,避免误触发。IABP时心率维持在60一130次/分为宜。心率太快时反搏效果可受影响。 血压监测:血压的高低可直接反映IABP的治疗效果。可用桡动脉穿刺测压或通过双腔气囊导管的中心腔将压力波形由换能器转到反搏仪的显示屏上监测。 监测:触发方式及心电图、血压、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主要监测的项目有LAP、RAP、CVP、心输出量CO、CI、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可通过留置在病人左、右房及肺动脉的Swan-Ganz导管进行监测,以评估心功能的恢复,了解IABP效果及指导调整IABP治疗。 调整恰当的反搏时相 调整正确的反搏时相是使IABP获得最佳辅助效果的重要因素。调整充气放气时相最佳显示是1:2反搏频率时。在进行反搏时可先将频率调至1:2,调好充气放气时相后再调回预期的辅助频率进行工作。 监测:触发方式及心电图、血压、血流动力学 为了预防导管或气囊表面形成血栓,并使血流能较顺利通过置入导管的股动脉,防止肢体缺血,应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 插管之前未用肝素的患者通过静脉/动脉注射肝素1mg/kg,以后每隔4-6小时补充肝素0.5mg/kg,或者持续静脉泵入肝素2-4mg/h;插管之前已肝素化的患者不必给负荷量肝素; 目前低分子肝素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