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墩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中墩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线(福建段) 水中墩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厦深铁路项目经理部 二00八年十月二十日 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 一、编制依据 1、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2007年10月版《九龙江特大桥设计图》施工图设计; 2、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铁道部有关规范、规程和验标等。 3、现场踏勘调查的九龙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测的河床面标高等资料,以及历年九龙江的水文资料。。 4、漳州市航道局、海事局和水利局关于九龙江航道管理、行洪的有关规定;福建省高速公路指挥部关于交叉施工的规定。 5、 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设备情况。 二、编制原则 1、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严格遵守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充分结合投标阶段现场调查资料。 2、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3、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过程控制,从各个环节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4、根据施工总工期的安排和分阶段节点工期要求,利用网络技术优化工期安排和资源配置,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5、高度重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九龙江水保护。 6、按照生产组织工厂化、工序控制专业化、现场作业机械化、过程控制信息化的思路组织施工。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大桥概况 1、总体概况 九龙江特大桥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在漳州市龙海县分别跨越九龙江上游的北溪、厦深高速铁路及西溪,是厦(门)深(圳)铁路厦门枢纽的重点控制工程。 大桥设计起点里程为D1K30+937.393,终于D1K35+501.334,全长4563.941m,共有133个墩台。 本桥主要跨越九龙江北溪北港、北溪南港、西溪、堤坝道路、厦深高速公路。桥跨布置受九龙江通航净空和厦深高速公路净空控制,墩柱高度均在20~35米。桥位处九龙江北溪通航航道,要求单向通航孔净宽为46m;九龙江西溪通航航道,要求单向通航孔净宽为80m,本桥主跨分别采用(48+2×80+48)、(40+2×56+40)、(80+144+80)m现浇连续钢梁跨越九龙江北溪北港、北溪南港、九龙江西溪河段。 桥梁从东美村残丘区以大角度横跨九龙江上游的三个支流,进入九龙江冲积沉积区,地面标高4~6m,深圳端桥台位于丘包上,标高最高,达20米。地形平坦开阔,为橡胶地、稻田或鱼塘、虾池,沟、渠、道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 九龙江是福建省的第二大河流,属山区性河流,径流量受降水控制,洪水主要由暴雨、台风造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洪枯流量变幅很大,年内4~9月为洪水期,10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5~9月连续5个月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69%。全流域面积14741平方公里,河长28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0。北溪是九龙江上游的一条干流,发源于龙岩市西北博平岭山脉,西溪是九龙江上游的一条干流,发源于龙岩市适中。 2、桥位处水文及地质 桥址范围内多处于九龙江冲积沉积区,被第四系冲积层覆盖。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粉质粘土、细、中、粗及砾砂、细圆砾土层,残丘地带覆盖层为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淤泥、淤泥质粉质黏土、淤泥质砂、粉质黏土层;下伏基岩为下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粉质黏土、粉砂、细、中、粗及砾砂、细圆砾土、粗圆砾土、卵石土层,下伏强风化、弱风化花岗岩。 本桥化学侵蚀环境为H2,氯盐环境为L1,地表水对混凝土具有弱溶出型及弱硫酸型侵蚀,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溶出型及弱硫酸型侵蚀。 北溪北港:Q1%=5330m3/s H1%=7.92m V1%=2.24m/s 北溪南港:Q1%=5770m3/s H1%=7.46m V1%=2.33m/s 西溪: Q1%=9010m3/s H1%=7.69m V1%=2.33m/s ⑴北港:现状河宽305~450米,桥址处河宽270米,河床顶高程平均-2m,桥位与水流方向交角为16°,左岸为角美大堤,设计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大堤顶高程为7.27~8.10m,右岸为郭洲头大堤(堤顶已经硬化为水泥路面),设计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现状大堤顶高程为7.24~7.70m,大堤均为土堤。桥址距上游北溪水闸321m,水闸全场293米,共设25孔泄水闸和一座船闸,水闸每孔净宽10m,设计蓄水位4.8m,一般情况下,闸门高度保持在4.0~4.2m,下泄流量占北溪的40%。。 根据邻近石码港历史水文资料显示,2000年平均高潮位为2.99m,平均低潮位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