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鱼书(三稿)
12 鱼书
每课一背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文助读】
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妙笔诱思】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妙题点拨】
诗中写游子长年客居洛阳,见到秋风之中一片凄凉萧条的景色,不可避免地勾起对家乡和亲人的悠长思念。思念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自然就想提笔写家信,可是在铺纸研墨之际,一时却又涌起千头万绪,无从说起。但是捎信的“行人”出发在即,时间匆匆,于是千言万语无法细加考虑。及至捎信人就要上路,却又疑惑和担心刚才因为匆忙,是否漏写了什么,这种疑惑和担心越来越强烈,促使游子出现“又开封”的举动。
此诗撇开游子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信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非常真切而细腻地表现了长年旅居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怀念关切之情。
自主探究 语言积累
一、重点字词大集中
1.生难字注音
生涯( ) 咫尺( ) 参商( ) 恐吓( ) 一枝之栖( )翘首云天( )
一缕( ) 情愫( ) 乍来( ) 无垢( ) 快如觌面( )分道扬镳( )
答案:yá zhǐ shēn hè qī qiǎo lǚ sù zhà gòu dí biāo
2.形似字辨析
懒( )懒散 膜( )隔膜 洽( )融洽 愫( )情愫
赖( )赖皮 寞( )寂寞 恰( )恰当 素( )尺素
阂( )隔阂 蜮( )鬼蜮 辑( )编辑
劾( )弹劾 域( )地域 缉( )缉拿
答案:lǎn lài mó mò qià qià sù sù hé hé yù yù jí jī
3.词义详解
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
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风流云散: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素昧平生: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形容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二、背景资料全搜索
1.作者简介
柯灵(1909年2月15日~2000年6月19日)原名高季琳,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州。1926年在上海《妇女杂志》发表叙事诗《织布的妇人》而步入文坛。1941年与师陀合作根据高尔基的话剧《底层》改编成话剧剧本《夜店》(后改编成电影),有广泛影响。1948年到香港《文汇报》工作。1949年回到上海,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常务副主席等职。
柯灵是一个平和、勤恳,著述颇丰而不事张扬的散文家。有一事例,可以见出他的淡泊而执着的个性。据说,八、九十年代之后,上门拜访柯灵的客人络绎不绝,使柯灵几乎无法正常工作。于是他在门上贴上告示:“柯灵下午四时前恕这会客,乞谅”。尽管这种做法未必见效,却可见出屋子主人的性格。柯灵的散文文字,文白兼及,古雅流畅,独具一格。
2.背景材料
柯灵出身贫寒,靠自学成材。作者曾在他的一本散文集的序言中这样写道:“饥来驱我,还在浑浑噩噩的少年,就过早地投身社会,赤手空拳,迎接命运的挑战。人海辽阔,世路多歧,幸而和缪斯萍水相逢,春雨如酥,润物无声,才使我睁开朦胧的心眼,避免了好多可悲的沉沦迷误。”文学写作不仅使他免于“沉沦”和“迷误”,而且使他能够更细致的体察人生,识辨人间美丑真伪的真相,并为自己的生命留下痕迹。柯灵于30年代开始写作,《鱼书》,正体现了作者探索人生的努力。
三、文章结构巧图解
友情表征
人类恩泽
引子 友情重要 鱼书作用 其乐无穷,温情欣慰
滋润感情
文学隽品
师生互动 课文发散
一、课文精讲诠释
(1)近代文明对人类的恩泽是可感的,因为它填平了多少人间缺陷,邮政的发明就是一例,它缩短了心灵的距离,天涯海角,变得近在咫尺。
以“恩泽”称近代物质文明,表达了作者谈到“近代物质文明”特别是“邮政的发明”时的激动之情;“填平了……缺陷”,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事物说的形象可感。“天涯海角,变得近在咫尺”,以典雅简洁的语言凸现了书信的功能。
(2)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给朋友写信,接读朋友的来信,除了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