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年级检测卷
六年级检测卷(45分钟,100分)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一、积累与运用(3分)
??? 1.默写(8分)
???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钱塘湖春行》)
??? (2),?。? (《》)
??? (3)????????????????????????? ,。(《》)
??? (4)春潮带雨晚来急,????????????????????????? 。? (《滁州西涧》)
??? (5)?,。(《》)
??? (6),??????????????????? ?(《》)??? (7)???稻花香里说丰年?,。(《》)
??? (8)????????????????????????? ,。(《》)
??? 2.根据提示,填写句子(4分)
??? (1)《》中是:?。
(2)《》中的句是:????????????????????????? 。
?3.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3分)
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 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说年老雄心在,称为?? ???????? ;祝事业有成,则言?? 。
?(2)从以下选项中任选一项,写一两句赞美的话。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农民????? 农民工???? 解放军???
选???????? ? ?赞语???????
?? 4. (?????? )(3分)
A.B.C.D.5.名著阅读 6.
二、阅读(分)(一)? (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7分)
(1)(2)尊君在不 ?????????? ????? (????????????????????? )
(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 )
(4)暮而果大亡其财?????????? ?????? (????????????????????? )
(5)贫者语于富者????? ??????? ?? (????????????????????? )
(6)父利其然也???? ? (????????????????????? )
?? (7)一狼洞其中 (????????????????????? )
8.翻译下列句子。(6分)
(1)??? 译文:
??? (2)??? 译文:
??? (3)??? 译文: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贤于材人远矣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
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
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1.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2.课文内容理解填空。(4分)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
13.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2分)
(三)(2009年黄冈市)阅读冰心的《纸船》(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