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安一中刘建明2017高三5.12历史周考题
吉安一中周考25 文综历史试题 命题:周新炳 审题:刘建明
24 .荀子不仅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还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
这说明荀子
A .清除了儒学中的迷信思想 B.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
C.接受了法家“人治”主张 D.完善了儒家“德政”思想
25 .北宋前期规定:中书令“不与朝政”,中书侍郎“不领省职”,“但掌册文、覆奏、考帐”。
这反映出当时
A .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B.中书省的权力被剥夺
C.三省体制得到了发展 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26 .宋、元时期,黄金一两约合白银十两钱,明时约合六两四钱七分;同时宋元时白银一两
五钱七分可买一匹绢,而明时仅六钱就能买一匹。这说明
A .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 B.黄金的货币职能下降
C.货币经济走向了混乱 D.白银购买力得到提高
27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中记述道:“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
多举戏曲上之言辞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由此可见
A .戏剧表演的内容都是历史事实 B.戏剧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心声
C.戏剧发挥了对民众的社会教化功能 D.戏剧与文人学子的教育形式相同
28 .甲午战前,湖南“风气未开,向来最恶洋务”,而战后,“贤士大夫渐谙外情,竞讲新政”。
这一变化直接表明
A .洋务运动难以拓展 B.西学影响日益加深
C.维新政策得以实践 D.民族危机空前加重
29 .图7 是1 927 年3 月北京《晨报》上一幅题为“孔雀东南飞”
的漫画。这一情形
A .预示着中国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重组
B.表明日本占据了我国北方大片国土
C.说明北伐战争改变了中国文化格局
D.加速了知识分子同工人相结合进程
30 .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
狮面人身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
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
A .实践了不结盟运动的政策 B.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 D.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31 .徐中约曾指出:“西方文明在其它地方显得极有创造力且生机勃勃,但在与中国的直接
对抗时,它加速了(中国)旧秩序的瓦解,却没有提供替代它的新秩序。”这说明
A .中国人期望西方文明带来和平稳定 B.西方留给中国构建新秩序的任务艰巨
C.中国旧秩序比西方文明更具优越性 D.西方文明对中国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
32 .据统计,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2 年的29 .2%上升到 1957
年的32 .1%。由此可知
A .“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 B.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
C.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 D.沿海工业仍占居主导地位
33 .美国1787 年宪法第4 条第1 款规定:“各州对其他州的公共法令、记录、和司法诉讼程
序应给予完全的信任和尊重。”第2 款规定:“每州公民应享受其他各州公民所有之一切
特权及豁免权。”这些规定
A .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有利于美国人口的流动
C.保障了地方各州的权力 D.有利于黑人奴隶的解放
34 .“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
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
产了25%到30% 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 .余粮收集制的废除 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