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DNA异质性及其法医学应用..docx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tDNA异质性及其法医学应用.

mtDNA异质性及其法医学应用【关键词】mtDNA;异质性【中图分类号】D919.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XX)02—0140—04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是惟一  的细胞核外DNA。人类mtDNA为一裸露的环状双链  结构,长16569bp,由富含嘌呤的重链(H链)和富含  嘧啶的轻链(L链)组成。mtDNA编码区的序列相对保  守,其非编码区长1122bp,又称为控制区。控制区的  碱基变异相对集中分布在15996~16401nt和29~408  nt两个区段,分别称为HVI和HVlI。后来,Lutz等【l】  发现在438~574nt间也存在较多的碱基变异,称为  HVⅢ。mtDNA呈母系遗传特征,加之其拷贝数多、突  变率高、抗腐败能力强,具有极高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个体发育源于一个受精卵,理论上同一个体所有  的mtDNA序列应是一致的。但实际却发现有少数同  一个体的mtDNA碱基序列并不完全相同。这种同一  个体mtDNA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碱基序列的现象  称为异质性(heteroplasmy)。121其在人体的存在表现为  同一个体不同组织、同一组织不同细胞或同一细胞不同线粒体之间存在不同的mtDNA序列。一、mtDNA异质性形成的可能机理mtDNA异质性发生机制至今还不是很清楚  Hauswi~h和Laipis(1982)在研究牛线粒体DNA多态  性时发现异质性线粒体DNA在卵母细胞和胚胎早期  发育阶段发生快速分离的现象,从而提出线粒体DNA  遗传的瓶颈理论。[31后来人们多用该理论来解释mtDNA异质性的形成原理。  mtDNA异质性的本质是突变.即突变型和野生型  mtDNA以不同比例共存,其发生与mtDNA拷贝数多、  不对称复制及缺乏校正修复机制等密切相关。瓶颈理  论认为:卵母细胞在分化成卵细胞及形成受精卵的过  程中,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数千个mtDNA子集合群  体(不同序列mtDNA混合),似通过瓶颈一样的阻塞  作用而使各个mtDNA子集合群体数量明显减少,只  有少数mtDNA进行选择性复制,故一种突变基因型  可以占优势并固定出现在下一代中。Ashley等[41发现  该“瓶颈理论”结果与人类mtDNA相似,即在单个个  体中异质性的大小可以改变,子代可以有不同的基因型,仅仅两三代异质性就可以转为同质性。  共存的突变型和野生型mtDNA通过减数分裂或  有丝分裂随机分布到子代细胞中,由此细胞中突变型  和野生型mtDNA比例随之发生随机增减,也称遗传  渐变,最终,再分裂的子代细胞有向全部为突变型或  野生型mtDNA。即同质体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该过程  称为“复制分离”。随着复制分离和遗传渐变的发生,  一些mtDNA中选择作用不明显的突变建立起同质  体.并以一定的频率保留于人群中.形成mtDNA某些  区段的多态性。然而,一些重度突变因复制分离造成  的同质体个体极易因自然选择而淘汰。因而,多数重  度突变无法建立起同质体,表现为异质体,异质体在人群中往往只能建立较低频度的多态性。遗传瓶颈出现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推测后来  得到了证实。Bendall等【5I研究了180对双胞胎,其中  发现4例有异质性。采用遗传渐变理论模式推算,估  计减数分裂的代间瓶颈大约有2至,100个分子.对于  特定的母子间传递的mtDNA估计有3~2O个分子  作者计算人mtDNA—HVI的突变和固定的率在1.2x  1O~2.7×10-5/每代、每位点之间,相当于1个转位  突变/2500年至1转位突变/55000年的范围。调查结  果与其他文献报告基本相符,说明遗传瓶颈相对比较  狭窄,形成了一种制约因素。调查结果也证实,不同的母系间的瓶颈大小确有差异。  一个成年人体内mtDNA估计有一兆,mtDNA复  制聚合酶缺乏忠实性,受精后的细胞发育过程中出现  变异,形成组织间mtDNA型别差异的可能性的确存  在。有研究发现原胚层组织异质性是一致的,胎儿各  组织型别一致,但到了成人,不同组织的异质性分布  【作者简介】翟仙敦(1977一),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法医遗传学研究。Tel:+86—027E—mail:san—mao506163.corn。法律与医学杂志XX年第l3卷(第2期)  出现差异。Tully等(1998)用DGGE方法检测21名成  年人不同组织如血、骨、毛发、肝、肌肉,发现异质性出  现的程度有差异,有的容易检出有的不能检测。研究  资料显示,在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也可有mtDNA  控制区碱基变异。实验观察组织问异质性的发生存在  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类似的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