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课本翻译
项羽本纪 项王军壁垓下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战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行刺)作为策略,才招致了灾祸的来临。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杀,邯郸才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啊。 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况且燕赵是处在秦(把别国)消灭得差不多的时侯,可以说是智穷力竭、处境孤危,战败而亡国,实在是不得已的。 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像这样(强大)的国势,却被秦国久负的威势挟制,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趋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可不要使(自己)被积蓄的威势所挟制啊! 8、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假如凭着(现今)偌大的天下,接下来又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列于六国之下了。 9、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也 10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伶官传序》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 之者,可以知之矣。 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2、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啊! 5、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祭十二朗文 1、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 2、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唉,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 3、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 4、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 5、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如果死后有知,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如果我死后无知,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6、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如果我有能力迁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坟旁,这样以后,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7、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疼得厉害。” 唉,(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 8、故舍入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