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郁达夫笔下的秋———写景散文《故都的秋》教后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郁达夫笔下的秋———写景散文《故都的秋》教后感
□ 黄娟
〔摘要〕每一片自然景物,都可以读出一个感情丰富的心灵世界。现实生活中同样的秋景,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可能风格迥异、悲喜不同,因为他们描写景物的同时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换句话说每一片独特的自然景物,都可以读出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
〔关键词〕故都秋景独特深刻朱自清喜欢荷塘的月色,他享受的是片刻的宁静;陆蠡尤喜爱绿色的枝叶,他追求的是自由和幸福;杜牧喜欢“霜叶红于二月花”,他爱的是秋的绚丽色彩;刘禹锡喜欢“晴空一鹤排云上”,他爱的是秋的生机盎然;郁达夫喜欢“蓝朵的牵牛花”、”疏落的秋草”,他爱的是故都的浓厚秋味———清、静、悲凉。在教完人教版必修二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感悟:老师教学生学习阅读写景抒情类散文,就要让学生明白每一片独特的自然景物,都是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这一点与鉴赏写景抒情类诗歌相似),了解了郁达夫独特的内心世界,自然就能领会出郁达夫笔下抒发的对故都的浓厚秋味———清、静、悲凉的爱。
1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的秋味体现在:“一椽破屋”、“破壁腰中”、“牵牛花的蓝朵”、“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等景物。这些景物都是衰败、凋零之景,透露出萧索悲凉的气息;泡浓茶、青天、驯鸽的飞声、静坐、细数、都市闲人、扫帚的丝纹等,透露出的是清静、悠闲、落寞的情感;蓝朵、落蕊、淡绿微黄等冷色调的词语,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这些景物都寄托着作者孤寂凄凉的情感,但作者又多次流露出对笔下景物的喜爱之情,这是郁达夫的独特之处,也是郁达夫之所以是郁达夫的主要原因。
2 郁达夫为什么喜爱如此清、静、悲凉的秋借助萧瑟凄凉的景物抒发孤寂惆怅等哀伤之情的散文诗歌比比皆是,但同时表达出对萧瑟凄凉的景物的喜爱之情的人却很少,这就是郁达夫的独特之处。郁达夫为什么喜爱如此清、静、悲凉的秋味?知人论世是文学鉴赏不可回避的方法之一,所以,这种独特的情感离不开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
2.1 独特的心灵世界。郁达夫2 岁丧父,全家祖孙6 人,靠母亲一人支撑,妈妈饿死,姐姐被送去当童养媳。家中贫苦艰难的生活,使他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之后少小离家,外出求学,使他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化不开的感伤和眷顾。青年时代,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也造成他独特的抑郁性格和气质。所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里充满了凄清和忧伤,他认为“人生终究是悲苦的结晶,我不信世上有快乐两字”。郁达夫说:“我觉得lsquo;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rsquo;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过去集》),“文学家的作品多少总带有自传的色彩的”(《奇零集》)。郁达夫所说的“自叙传”色彩的实质是什么呢?那就是作品中作家心灵世界、作家独特个性的体现。
2.2 独特的创作理念。在文学创作上,郁达夫强调“文学的感伤源于作家主体心灵的感伤”。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郁达夫性情沉静,有些忧郁感伤的气质。在《故都的秋》这篇散文里,秋中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忧郁感伤的气质是很明显的。忧郁美是郁达夫一贯的艺术追求。一般人表达对秋的喜爱之情,大多喜欢秋的绚丽色彩、收获成熟,很少喜爱秋的悲凉意味。郁达夫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提出:“把古今的艺术总体积加起来,从中间删去了感伤主义,那么所余的还有一点什么?”正因如此,颓败、感伤在郁达夫的内心世界并无贬义,相反,倒成了审美选择、艺术情感的创作底色。所以,他才把对秋的喜爱之情落在“一椽破屋”、“牵牛花的蓝朵”、“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等衰败、凋零的景物上。
2.3 复杂的写作背景。从1921 年9 月至1933 年3 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1921 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27 年又因意见分歧毅然离开“创造社”。1933 年由于柔石等人被杀,国民党加强对郁达夫的监视与迫害,为了躲避迫害,他移家杭州;同时郁达夫的家庭生活也出现了危机,移家杭州也是为了躲避他人对其妻子的追求。此时的他工作不顺,生活失意,又深感爱情难得,也加重了他本已自卑的抑郁心理。此外,1934 年,日本占领东北,窥视中原,国民党白色恐怖等原因在郁达夫心里也投下忧虑孤独冷落的阴影。所以他提出“把古今的艺术总体积加起来,从中间删去了感伤主义,那么所余的还有一点什么?”的看法也就合情合理了,由此可看出只有悲凉、感伤的东西才能入到郁达夫眼里,才能打动郁达夫的心灵。
所以,《故都的秋》中描绘的独具特色的北国秋景,是郁达夫心灵世界的体现,是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郁达夫所写的秋景是“清、静、悲凉”的,秋色是冷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茶具知识介绍.docx
- 软件资格考试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中级)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3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2025年保安员考试必刷题库500道带答案(满分必刷).docx VIP
- 超市劳务合同范本.docx VIP
- 6米路灯基础图.pdf VIP
- 专家咨询服务合同协议.doc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5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docx VIP
- 撤销裁判文书上网申请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