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的临床观察.docVIP

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的临床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的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的临床观察 王琪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普济消毒饮治疗)和对照组19例(单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18/19),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16/1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lt;0.05);结论 抗菌药物联用重要普济消毒饮用于治疗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能够大大提高抗菌效果,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172-02   口腔科临床上常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类疾病,且复发率高,部分发病严重的患者,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则本病可迅速沿组织间隙、血管、神经等组织迅速扩散,进而引发脑脓肿、脓毒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及其危险的并发症,部分可致患者死亡 [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相关医学联合治疗技术的发展,本病已经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病死率也得到明显下降。现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联合普济消毒饮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38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患者,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7~49岁,平均年龄32.6plusmn;7.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普济消毒饮治疗)和对照组19例(单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依据患病程度,酌情给予口服、口服+肌注、口服+静脉滴注、或静脉滴注+肌注的用药方法,联合给药。一般用于本病的抗菌类药物有: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甲硝唑等,一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对于发病较轻、发病时间短的,可以肌注青霉素或庆大霉素治疗,而对于发病相对严重、发病时间长的,则除了庆大霉素外,还应联用口服红霉素、甲硝唑等药物。此外,本疗法又联用中药普济消毒饮,根据病症适当加减治疗。炎症中、晚期疼痛症状表现为:疼痛缓解,但有恶性肿胀,且伴有脓液、发热、怕冷、大便干结、口渴焦躁等。   1.3 治疗效果评价   对治疗效果的评价,按照以下标准判定:①痊愈:临床各类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各项检查未发现异样。②好转:严重症状有所缓解,但未完全恢复,部分临床表现明显减轻。③治疗没有任何缓解,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未变甚至加重恶化。   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lt;0.05。   2 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18/19),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16/1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lt;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机理是致病菌经侵入颌骨、颌周及颜面软组织后进行感染发育,破坏正常细胞发育,引起身体炎症,表征与感染相类似[2]。但由于口腔颌面生理机能以及发病部位的特殊性,导致本部位的感染必须尤其重视,因为口腔、扁桃体、鼻旁窦、鼻腔均是与外界连通的地方,由于这些地方温度、湿度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极其良好的环境,非常引起感染,若不妥善及时处理,很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 [3]。但是传统的治疗往往过分依赖抗菌类药物,大量使用抗生素,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损伤,并且长期用药以后,病菌易发生耐药性,给疾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麻烦。现代临床实践及相关医学研究表明:牛蒡子、板蓝根、黄林、连翘等中成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具有明显有效的杀菌作用,薄荷具有发汗解毒之功效,升麻可有效抑制真菌的滋生繁殖,僵蚕能够刺激肾上腺皮质,黄芩、桅子、生石膏在清热解表、镇痛消炎方面有奇效,而玄参和生地则能够有效利尿、强心,并能大幅抑制绿脓杆菌感染[4]。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18/19),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16/1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l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