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劝学师说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劝学师说总结

《劝学》《师说》总结 状语后置句(介宾倒置) 定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介宾倒置) 现代汉语:马克思 在1818年 诞生。(翻译) 古汉语: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 宾语前置句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唯 命 是 听。 宾语前置 疑问句的宾语前置。 疑问句; 疑问代词作宾语(如“何、谁、安、焉、胡、奚、曷”等,译为“哪里”或“什么”) 沛公 安 在? 且 焉 置土石? 大王来 何 操? 被动句 不拘于时 受制于人 虽有槁暴 省略句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境去推断。 翻译时必须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 固定句式 所以 1、“用来……的凭借(方法、手段等)”“依靠他来……的” 2、“……的原因” 虚词 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作师说以贻之。 7.人非生而知之者 8.士大夫之族 归纳“其”的意义和用法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他”“它”(包括复数)不加“的”。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你的”或“你”。如: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也(你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4)指示代词,一般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用作语气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测、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怎么”“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揣测。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 望。) 你能给下列句中的“焉”分类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犹且从师而问焉 5.或师焉,或否焉 6.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且焉置土石? 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动词加焉 1、句末语气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代词,代动作对象,宾语:犹且从师而问焉 3、兼词,于之(次、是),翻译时要倒装: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焉置前,放疑问句中,译为“怎么”“哪里”“什么” 1、且焉置土石?(宾语前置,“哪里”,疑问代词) 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怎么,疑问副词) 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蟹六跪而二鳌。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吾尝终日而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登高而招 惑而不从师 词类活用 方法:抓句子中的动词 * 句式 倒装句 翻译时必须转变为现代汉语的语序 主 语 谓 语 宾 语 (定 语) (定 语) 〔状 语〕 〔状 语〕 〈补 语〉 〈补 语〉 谓前为状谓后补 动谓特点要清楚 (主语) (状语:介宾) (谓语) 状语置于谓语之后,所以叫状语后置句。 一般以“于”“以”作为介词标志 如: 学于余。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之)。 缚之以绳。 方法:抓谓语动词、介词位置 定语后置 中心词+“之”+定语。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 (谓语动词) (谓语动词) (宾语) (宾语) 方法:抓动词、看宾语 “于” 动词隐含被动,要判断主语是否是动作发出者 判断句 翻译时必须译为: “……是(就是)……”的形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吾师道也。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