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本“郑”经三代人自学成才
一本“郑”经三代人自学成才
三代人的学历都不超过小学,却人才辈出:父亲郑洪升通过自学成了军校的哲学讲师;儿子郑渊洁通过自学成了“童话大王”;孙子郑亚旗通过自学成了成功的企业家,还将父亲郑渊洁推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冠军宝座。
2017年,受邀参加《朗读者》的郑渊洁,带着87岁的父亲郑洪升,一起朗读了自己的童话作品《父与子》:“我不羡慕别人的猛虎儿子,也不嫉妒人家的千里马儿子……如果他是鸡或是蛇或是兔或是老鼠,我一样爱他,一样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是他爸爸……”
观众深受打动,不仅是因为父子间的深情,更因为这个家庭包容叛逆的另类教育。
这个家庭有一种独特的教育文化:父母对子女是完全接纳的状态,并且鼓励他们发展个性。在这种自由、开明、包容、悉心陪伴的家庭文化中,郑渊洁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作家;他的儿子郑亚旗又成了新一代创业青年,将家族的财富与影响力推上了巅峰。
全靠自学
郑洪升出生于1932年,是山西省浮山县人。解放前,他上过3年私塾,后因战争被迫中断。但他热爱阅读,后自学成才,成了一所军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师。
结婚生子成为父亲后,郑洪升仍没放松学习。他曾说:“由于历史原因,我是一个没一张文凭的人。之所以还能出版三本书,还能登台给别人讲课,八旬之后还能写几百万字的微博,拥有几十万宝贵的粉丝,全靠自学,全靠阅读。”
但郑洪升不是书呆子,对待孩子,他忌讳要求服从,反而鼓励叛逆与创新,支持孩子有“逆潮流而动的勇气”。他教三四岁的郑渊洁背《共产党宣言》、抄《人民日报》、读《资本论》,对郑渊洁说:“凡事不要人云亦云,要发出自己的见解。”
因为自己没有文凭,郑洪升曾在学习上对儿子有过期盼,希望他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然而,郑渊洁太调皮了,而那时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这导致郑渊洁一直是个被老师嫌弃的“差等生”。
小学四年级时,郑渊洁因将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早起的鸟有虫子吃》,改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被老师当众责骂不说,还被要求站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一百遍:“郑渊洁是全班最没出息的人。”
不堪羞辱的郑渊洁,一气之下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把老师和同学都吓得不轻。他被学校当即决定开除。郑洪升得知后,立马带着郑渊洁去学校请求老师再给一次机会,却未果。
从学校走出来时,看到郑渊洁眼神中的恐惧,郑洪升立马安慰道:“没事,小子,我回家自己教你。”于是,只上了四年学,郑渊洁便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了自学之路。
郑洪升坚信“身教胜于言传”,每天早上4点多就起床读书的他,从不要求儿子刻苦学习。然而,看到父亲如此,郑渊洁的自我要求怎会差?他从未被父亲呵斥过,从来都是主动学习。
?洪升鼓励儿子保持早起写作的习惯。那时他并没想过写作会改变儿子的命运,只是觉得从儿子写东西的另类思路中觉知,他应该保护及支持儿子独特的思考。
子女可以“望父成龙”
后来,郑渊洁不管是去服兵役,还是复员回来成为一名工人,都没有放弃过阅读。当工人期间,当室友们沉醉于打扑克、吃饭喝酒时,他一个人躲在厂房里读书。
28岁时,郑渊洁升级为父亲。对待子女,他的态度是:子女可以“望父成龙”,父母却不能“望子成龙”。因为那时一家老小都住在到处都是安全隐患的筒子楼里,为了改善下一代的居住环境,郑渊洁开始思考挣更多钱的门路。
那时,因为坚持阅读和写作,他已发表了很多诗歌和童话故事。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他唯一能想到的其他挣钱门路,就是写作。他徘徊在许多家出版社的门口,见人就问:“想发财吗?我在十几家报纸上发表过作品,现在只在一家发,别人的销量下去了,咱这本杂志的销量就上来了。”得到的回应却是嘲笑:“你童话写多了吧?”
无数次碰壁后,郑渊洁终于找到了合作者。1985年,30岁的他创办了期刊《童话大王》,从此笔耕不辍。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他都是这本杂志唯一的撰稿人。该刊获得了极大成功,发行量最高是在1988年,超过了100万册。
郑渊洁一举成名,其家境也得到了改善。
其实,他笔耕不辍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让父母高兴”。
在他搞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郑洪升曾给予了他极大的鼓励。他说:“父亲为了帮助我写作,经常把二三十万字的书读完后,再写成一封几千字的家书给我,这一写便是几十年。我一直坚持写童话,就是希望我父亲开心。”
他还曾在半夜起床上厕所时,看到过父亲在偷偷给他的钢笔灌墨水。那一刻,他潸然泪下,暗下决心:“父母活多久,我就写多久!”
如今,“不差钱”的郑渊洁,热衷于慈善事业。这缘于母亲对他的教导:“不要因为长相、身材、家庭背景,或者身体残疾而看不起别人。”
这种观念令他衍伸出了“互助观念”和“慈善意识”。他将大量财富捐给了灾区、残障人群。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教社新世纪英专本科生系列(修订版):英语阅读 第1册 PPT课件Unit 3.pptx VIP
- 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撰写.pptx VIP
- 初中语文2025届中考常考易错字词汇总(多音字+形声字+易错字形+易错成语).pdf VIP
- 4清洁生产的实施途径.pptx VIP
- 中视科华有限公司北京技术服务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JJG 1201-2024 数字式轮胎压力表.pdf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实施细则.docx
-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3(含答案).pdf VIP
- 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 VIP
- GB 24430.1-2009 家用双层床安全第1部分:要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