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信业务需要关注的法律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授信业务需要关注的法律问题

当前授信业务需要关注的法律问题 一、主体方面 (一)监管部门关于借款主体规定的变化。 《贷款通则》。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十七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是经工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银监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借款人应当是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与《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相同。 《贷款通则》修订稿的规定。 (二)突破规定的新型借款主体。 对机关法人交通厅(局)的授信; 对未取得法人资格的筹建处授信; 对社团法人的基金会授信。 (三)部分政府投资项目主体存在风险隐患。 公司治理结构方面。部分投融资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政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起着主导作用; 出资方面。部分投融资公司存在出资不实、抽逃出资的现象。非货币方式出资,包括城市基础设施、行政机关的办公设施等,评估价值虚高且变现能力较弱;货币方式出资,来源于财政资金,公司成立后即将这部分资金抽出返还财政。 二、项目方面 (一)项目合法性手续。 合法性手续不齐。通常以在信贷批复中设定信用发放条件的方式解决,要求项目各项合法性手续齐备后再发放贷款。需要注意的是,我行信贷批复内容包括授信方案、放款条件、合同约定内容及信贷管理要求等,应注意将信贷批复的内容相应的转化为合同条款,才能对客户形成法律约束。 合法性手续批复主体与实际运作主体不一致。批准或审批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一旦做出,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都具有约束力,未经相应的程序,不能随意更改。 (二)项目资本金。 资本金来源不真实。通过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作为资本金,通过发行信托计划募集资金。 调整资本金到位时间变相放松资本金要求。 银监会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以后,强调项目资本金必须先于贷款同比例到位。银行在与贷款同比例的项目资本金到位前发放贷款的,将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三)贷款用途。 资金批发业务合规性问题。如公积金中心从我行获取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发放公积金贷款,扶贫基金会向我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存在问题:一是借款人并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并未用于自身的生产经营而是转贷款;二是《贷款通则》61条的规定,贷款是金融行为,依法只有经批准可以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才能实施。各级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种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 财政支出。如对某担保公司借款,用于垫付财政对担保公司的注资,违反了贷款不得用于财政支出的规定。 股本权益性投资。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支持战略性并购和控股型并购,不支持财务性并购和参股型并购。贷款用于股权收购达到控股的目的,才可以适用《指引》的规定。否则仍要受《贷款通则》关于贷款不得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的限制。 部分政投项目贷款用途较模糊。银监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贷款用途的新要求。 (四)贷款支付方式。 监管规定。“用多少,放多少,付多少” 影响及应对。 新的趋势:流动资金贷款,个人贷款。 三、担保 (一)保证。 财政担保。政府或者财政部门出具的财政兜底还款承诺或者其他类似文件,只要包含了直接或者补充偿还借款人还款责任的内容,其法律定性都倾向于认定为财政担保,因违反《担保法》和《预算法》的相关规定,不具有担保效力。 内保外贷。 1、存在的问题:内保外贷业务中我行的境内分行以出具备用信用证或保函的方式为香港分行提供保证担保的合法性问题。就担保的有效性而言,我行实行并表管理,同一法人主体下的分支机构保证担保,实际上是以自已的财产为自己的债权作担保,并未增加额外的担保财产,实际上是无担保。 2、备用信用证。就备用信用证而言,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和《国际备用信用证惯例》(ISP98)的规定,一家银行的境内分行与境外分行可以视为两个不同的主体,据此,由境内分行为境外分行出具备用信用证提供担保在法律上是成立的。 3、涉外保函。就涉外保函而言,国际惯例主要是《国际商会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URGD458)。经查询,《国际商会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URGD458)未对境内分行向境外分行提供担保做出与备用信用证类似明确的规定,但也没有做出禁止性或限制性的规定。 4、同业做法。据我们了解,同业在开展此业务时,通常是由境内企业向境内银行出具无条件、不可撤销的反担保的前提下,由国内银行和其境外机构包括分行和子行合作完成,或由国内银行与境外第三方银行合作完成。 5、可能的解决方法。鉴于境内分行为境外分行保证担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