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练习新人教版选修.docVIP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练习新人教版选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练习新人教版选修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基础巩固 1“闽之海外有台湾……初为颜思齐问津,继为荷兰人窃据……(后)归于圣代,入版图而输赋税。”这里的“圣代”是指(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清朝收复台湾,D项正确。 答案D 2“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这首诗描绘的是康熙帝统治时期的某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是(  ) A.平定三藩之乱 B.清军进入台湾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收复雅克萨之战 解析从诗中的“天山”“瀚海”“积沙”等信息中,可以判断出与该诗相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 答案C 3某校高二年级举办了“杰出历史人物”图片展。小张找到了一张“康熙大帝”像,他在康熙帝的主要事迹栏中写下了“少年果敢,制服权臣;当机立断,平定三藩;一鼓作气,消除割据;除恶务尽,平定叛乱”,但他觉得还不能全面展现康熙帝的功绩。你认为下列主要活动中可以作为补充的是(  ) A.修筑驰道,巩固统一 B.羁縻府州,形成制度 C.抗击沙俄,维护主权 D.设台湾省,加强控制 解析康熙帝抗击了当时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A项是秦始皇的功绩;羁縻府州是唐代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1884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省,此时中国已进入近代。 答案C 4康熙帝曾评价自己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历史发展做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  ) A.通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B.将清政府的统治扩展到全国 C.缔造了巩固的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解析康熙帝平定叛乱、抵御外敌、稳定边疆,缔造了巩固的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答案C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据江日升《台湾外纪》 请完成: (1)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 (2)为此,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1)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 (2)措施:派兵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能力提升 1康熙初年,年幼的康熙帝执掌着根基未稳的江山。“根基未稳”的表现不包括(  )                  A.统一全国的任务仍然繁重 B.沙俄势力侵入东北地区 C.满汉间的民族矛盾尚未平复 D.清军还未能进入山海关 解析早在1644年,清军就进入了山海关。康熙初年,满洲贵族逐渐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答案D ★2清朝康熙帝开创了“康乾盛世”。下列史实中,发生在康熙年间的是(  ) ①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初步形成 ②制瓷工艺提高,粉彩瓷器出现 ③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 ④亲自指挥,平定三藩之乱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徽班进京”发生在乾隆帝时期。在康熙年间,制瓷工艺提高,粉彩瓷器出现;康熙帝收复台湾,平定三藩之乱。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项。 答案D ★3康熙帝在清军进入台湾后,设置台湾府。这一举动 (  ) ①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 ②有利于巩固东南海防 ③加快了台湾开发的步伐 ④清除了荷兰的殖民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将含④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A 4对康熙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我们持肯定态度,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  ) A.是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的战争 B.有利于维护内地的稳定 C.是反对少数民族进攻的自卫战争 D.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解析康熙帝对噶尔丹所进行的战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答案D 5康熙帝曾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这表明他主张(  ) A.民族团结平等 B.兵农合一 C.强化中央集权 D.“民惟邦本”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秦朝以来修筑长城不仅没能克服边患,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五年(1727年),台湾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