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课程浅析《等待戈多》的多重主题.docVIP

硕士研究生课程浅析《等待戈多》的多重主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硕士研究生课程浅析《等待戈多》的多重主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 课程名称 》 任课教师 年 级 2014 级 专 业 法语语言与文学 班 次 学 号 姓 名 第一章 《等待戈多》剧本简介及创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塞穆尔·巴克利·贝克特(1906年~1989年),他是爱尔兰裔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但他长期居住在法国。二战时期参加抵抗德国纳粹运动,战后返回巴黎,成为了职业作家。贝克特的文学生涯始于两部非小说作品和几首诗歌,而最终则以小说和戏剧创作著称。1928年至1930年在巴黎逗留期间,贝克特为乔伊斯尚未定名的作品《为芬尼根守灵》的系列评论撰写了一篇论文。文章标题相当古怪:《但丁…布鲁诺·维柯 乔伊斯》研究这篇文章常常是为了寻找贝克特日后成为天才的线索,而不是考虑它对乔伊斯作品的阐述。诗歌《婊子镜》(1930年)和《回声的结构及其他急就之篇》(1935年)典故迭出,晦涩难解,除了最勤勉的学者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读懂。在随后十年当中,他出版了三部曲巨著《马洛伊》、《马洛纳正在死去》和《无名的人》。贝克特一生最高的成就体现在他对荒诞派戏剧做出的贡献。正是因为他的一系列优秀剧作,使得荒诞派戏剧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壮大的文学流派跻身后现代主义阵营。他的剧本《等待戈多》和《结局》(1956年)也得到出版、翻译和公演,而且他还自己动手把这些作品译成了英语。其实在一开始,《等待戈多》的观众也不是很多,但在一次美国监狱的演出获得巨大反响。随后陆续上演。当这出戏首先在伦敦(英文译本)、然后在迈阿密、最后在纽约上演时, 然而,就在这极大的成功面前,贝克特对美国导演艾兰·史奈德说,成功或失败对他来说完全无关紧要。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人类的生存状况。他笔下的人物大多集中在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浑浑噩噩的可怜虫,坐以待毙的残废者,亦或者是摇手乞怜的拾荒者。这些人物大都生活在凄惨冷寂的环境中,忍受孤独绝望和百无聊赖,最终等待走向死亡。贝克特的生活观就像《等待戈多》里的波所说的那样,“他们两脚分开骑在坟墓上生产,光明转瞬即熄,接着又是一片黑暗”,但他却安享天年,而且生活得很好。他的文学生涯以及面对虚无所展示出的个人的力量,实践了他的三部曲中最后的一段话:“一定要走下去,我走不动了,我还要走下去。” 首先,这出戏的创作背景是在二战之后,此时西方世界一片残垣断壁,城市街道都在重建,然而战争带来的心灵问题和社会问题却遗留下来,迟迟无法解决。人民生活困苦,道德沦丧,知识遗落,文明沦陷,整个社会充满了悲观的气氛。贝克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等待戈多》,剧本所揭示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表现出现代世界的荒诞和无意义,深深地拨动了那个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心弦。 许多爱好者都倾向于研究《等待戈多》剧中戈多的象征意义,这固然很具有研究价值。但是在笔者看来,更具有意义的是对等待戈多剧本整个主题和意象的研究。从主题学的方向入手,更深层次地去理解剧本的细节,以及去解构贝克特想要通过这样一出荒诞的戏剧,所要表达的西方社会触目惊心的人类受难图。 三.作品简介 《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又译做《等待果陀》,两幕悲喜剧,1953年首演。《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作品着重表现人的心态、心理活动过程以及人的心理活动障碍。作品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等待戈多》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在这部戏剧中也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情节不断繁衍而又不断地消解。主要情节被大打折扣,以至于被无聊的对话和动作彻底解构。在内容上,故事情节已经被彻底地淡化。传统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戏剧,必须有人物,情节,必须有对话,必须在表演等这些要素。然而在这出戏剧里面全部变形了。首先很难说他有故事,对话也无序。主人公被限定在极小的空间内,甚至在形体本人也已经非人化,如同是一些在寻找替身的符号系统的标记。 所谓戏剧,应该有一个故事,而且最好是惊心动魄。可是这出戏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共就是5个人,两个流浪汉,一个主子,一个奴才,一个小孩。背景是一片荒野,一个十字路口,一棵枯树。谁也说不清楚这是哪个地方,不适任何具体的地方,是一个抽象的,作为人类生存的抽象背景的这么一个地方。一共就是这5个角色,这五个角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戏剧里面做了什么事情,好像都不是特别清楚。只能获知他们是在等待一个名为戈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