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君子”文化内涵
“四君子”墓园的文化内涵
大家都知道,“四君子”是“梅、兰、竹、菊”的爱称。那么我们为什么在墓园中建这样一座花葬区呢?
丧葬给人的印象就是悲哀、凄凉、阴森、恐慌、消沉。所以人人都不愿提到死亡。作为一个殡葬工作者,我们的职责绝不应该只是销售穴位,要把自己当成一名殡葬改革者,而殡改最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人们改变对丧葬的固有观念。其实一个人从出生到往生,这是人生的一次轮回过程,是亘古不变的规律,谁也无法改变这一规律。秦始皇派徐福到东海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他50多岁就死了。因此对于死亡,我们完全可以达观地看待。要把消级、悲痛的心情化作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先人进行祭拜,主要的是学习先人的品德和历史,颂扬他们对国家、民族作出的贡献。正是这种原因,我们特意设立了“四君子”花葬区。
绿色植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社会的宝贵天然资源,而花卉作为绿色植物的精华,给人带来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瑰丽世界。同时花卉也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社会的一种既有生命活力又富于艺术情趣的天然装饰精品。世界不能没有鲜花,人类文明也离不开这姹紫嫣红的鲜花百卉。如果地球上没有它们,就不会有生机勃勃的竞生,也不会创造出山清水秀、花香鸟语的生存环境,人类也就无法代代相传地发展下去。(请想想月球上是个什么样子)。
中国人素有赏花的习惯,花卉也是有生命的植物,在无声的花卉世界中到处涌动着一种充满活力的盎然生机和能启迪人类心灵富于哲理性的神韵。这种神韵,就是人们从观察花木姿色、特征及生态习性中所发现和联想到的,蕴藏于花容叶貌深处的一种气质,一种风格,这风格使人在赏花意境中体验到花卉向人类昭示的那种质朴、自然、清纯、高洁的拟人化品格。人们为什么选中花卉作为礼仪性交往活动的媒介?以花寄情,用花抒情,借花卉的形象来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某些感悟,而达到较高境界的精神享受。就是因为花卉具备了这种品格。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花卉。如到了“情人节”,给自己心爱的人送上一支玫瑰,你说还有比这更意味深长的吗!?像这种象征品格高洁神圣的花语有很多,比如我们选择的“四君子”。
俗话说:“花如解语对人笑”,就是说花木是有灵性的植物,它能听懂人话,理解人的心思。所以花木也会赋于人们一些意念和感受。正是出于花木的这种秉性,常青文化墓园精心策划了这座“四君子”墓区。人们为什么爱花?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第一,花木的审美品格在于它对人类起到“隔”与“静”的作用。所谓“隔”就是花木在人的脑际会形成一种无形的“自然屏障”使人暂时隔断与现实的联系。比方说在墓区这样的场合,就会从人的意识上淡化因殡葬而带来的那种阴涩的心景,变得使心情轻松一些。所谓“静”就是能够构成一种幽深邃密的氛围。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减少人们的心理压力。这一“隔”、一“静”,让人们面对死亡,会变得更加达观,更着重于现实生活,重视提高自身生命的质量。
第二,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是非常重视伦理的。花木也常常被赋予人格与伦理内涵。现在看看我们选择的“四君子”的品格:
梅——梅的性格就是:“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春”,无论是“冷艳方显梅花情”,还是“梅花香自苦寒来”,都显示了梅花的精神是最高洁的。这冷艳寒香的梅花姿容中展露出一种“傲雪凌霜”、“不畏强暴”的品格,象征着“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谦虚豁达的胸怀。
兰——兰花是风靡世界的高雅名贵花,它的特点是“冰清素丽、清艳含娇”,兰花被誉为是中国流芳百世、高超不凡的“君子之花”。人们能在养兰、赏兰中欣赏它那内在的高雅神韵。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真正赏兰是品赏它的叶姿。有一首诗:“注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朱德元帅也写诗赞颂兰花:“东方解冻发新芽,芳蕊迎春见华。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由于兰花生于幽谷,有超尘脱俗的幽香,所谓“兰在幽林亦自芳”、“空谷幽兰十里香”;它还有不慕虚名的“清芳圣洁,鄙弃浮华”的风格和“高风亮节”的高雅品质,故中国兰花的花语是“淡泊名利、高风亮节”。同时兰花还有“忠诚”和“崇高友谊”的象征性寓意,古时用“君子之交如兰惠”来形容君子交友的高尚品格。所以兰是非常高贵的君子之一。
竹——竹即是“四君子”之一,又是“岁寒三友”之一,竹非常平易近人,他生不择地,清翠挺拔,亭亭玉立,清秀素洁,充满诗情画意。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竹的习惯,晋代“竹林七贤”的稽康、阮籍等人第一次将竹子的特性与人的品格联系起来,他们以竹的正直、清高来评论当时的人物。东晋有个叫王徽的人,在住处种满了竹子,别人不解,他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宋代的苏东坡爱竹如痴,他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大家都知道一个典故:“成竹在胸”,这话是宋代善于画竹的画家文与可说的,他说:“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清代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嗜竹成癖。他画竹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