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 第7章 区域城市化和城镇体系.ppt

区域经济学 第7章 区域城市化和城镇体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经济学 第7章 区域城市化和城镇体系

1985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比较表? 年份 农民收入 (元) 市民收入 (元) 城乡比 ?乡为1 农民消费 (元) 市民消费  (元) 城乡比 ?乡为1 农村市场(%) 1985 397.6 739.1 1.86 317.4 673.2 2.12 56.5 1990 686..3 1510.2 2.20 538.1 1278.9 2.40 53.2 1995 1577.7 4280.0 2.71 1310.4 3537.6 2.70 40.0 2000 2253.4 6280.2 2.79 1670.0 4998.0 2.99 38.2 2001 2366.4 6859.6 2.90 1741.0 5309.9 2.99 37.4 2002 2475.6 7702.8 3.10 1834.3 6209.9 3.29 36.7 2003 2622.0 8472.0 3.23 1943.3 6510.9 3.35 35.0 我国的人均产出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人均产出指数 固定构成指数 结构影响指数 1978~1990 177.0 148.1 119.5 1990~2000 235.4 208.6 112.8 1978~2000 416.5 306.2 136.0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1、城市化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平均年增长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GDP 从业人数 生产效率 结构变动 从业人数 生产效率 结构变动 1978~1990 9.0 3.9 3.3 1.5 45.0 37.9 17.1 1990~2000 10.1 1.1 7.6 1.2 10.9 76.9 12.2 1978~2000 9.5 2.6 5.2 1.4 28.5 56.4 15.2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指出,至2003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0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3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只有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仍然偏小。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   因此,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有理由推断,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第四波浪潮。 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经验,各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各地区相应的城市化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化率越高的地区,总体上的发展水平相应越高。反之,农业人口比重越高的地区,相应的贫困程度也越高。这样运行的结果,无疑加深了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导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二元性特征在强化,经济发展质量严重受损。正是由于这种经济数量高速扩张而同时经济质量受到损害的失衡,这种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的扩大,构成了我国现阶段全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地区 城市化水平(%) 地区 城市化水平(%) 地区 城市化水平(%) 北京 77.5 安徽 27.8 四川 26.7 天津 72.0 福建 41.6 贵州 23.9 河北 26.1 江西 27.7 云南 23.4 山西 34.9 山东 38.0 西藏 18.9 内蒙古 42.7 河南 23.2 陕西 32.3 辽宁 54.2 湖北 40.2 甘肃 24.0 吉林 49.7 湖南 29.8 青海 34.8 黑龙江 51.5 广东 55.0 宁夏 32.4 上海 88.3 广西 28.2 新疆 33.8 江苏 41.5 海南 40.1 全国 36.2 浙江 48.7 重庆 33.1 第一层次:初步进入城市社会的地区 城市化水平>50% 第二层次: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城市化水平在36%~50% 第三层次: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城市化水平在27%~36% 第四层次: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城市化水平<27% “十一五”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思路和重点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重点推进县乡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初步缓解“三农”问题;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消除依附于户籍之上的各项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结构转换,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