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PPT
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考试大纲要求】:
运用电气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作业场所存在的电气安全隐患,解决防触电、防静电、防雷击和电气防火防爆等电气安全技术问题。 ;第一节 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内容:
一、触电
二、电气火灾和爆炸
三、雷电危害
四、静电危害
五、静射频电磁场危害
六、电气装置故障危害
;一、触电;心室颤动 数秒~数分钟(6~8分钟)→ 死亡
T波前半部(约0.1s)——心脏易损(激)区
心室颤动,幅值小,频率高(800~1000次/每分钟以上),无规则,
发生始于T波的前半部。; 电流值(工频);1、电击;1、电击;1、电击;(4) 电击类型
电击的分类方式有如下几种。
1) 根据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为正常带电状态,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两类。
① 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导致的电击。
② 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导致的电击。(如: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故障下带电形成电击) 指在设备或线路故障状态下,原本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设备以外的可导电部分变成了带电状态,人体与上述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可导电部分触及而形成的电击。;2)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方式分:单相、两相和跨步电压电击三种。
? 单相电击。指人体接触到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同时,人体另一部位触及某一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根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单相电击事故占全部触电事故的70%以上。
因此,防止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应将单相电击作为重点。
② 两相电击。指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此情况下,人体所承受的电压为线路电压,因其电压相对较高,其危险性也较大。
③ 跨步电压电击。指站立或行走的人体,受到出现于人体两脚之间的电压即跨步电压作用所引起的电击。跨步电压是当带电体接地,电流经接地线流人埋于土壤中的接地体。;跨步电压(UN)和接地电阻的概念;2 电伤;(1) 电烧伤(大部分触电事故都含有电烧伤成分)分: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
1) 电流灼伤:电流通过人体时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
2) 电弧烧伤:指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可发生在高压也可在低压系统。带负荷(尤其是感性负荷)拉开裸露的闸刀开关、线路发生短路、开启式熔断器熔断、因误操作引起短路、高压人体过分接近带电体
(2) 电烙印:电流通过人体后在皮肤表面接触部位留下斑痕,如同烙印。斑痕处皮肤呈现硬变,表层坏死,失去知觉。;(3) 皮肤金属化:由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层内部所造成的
(4) 机械损伤:由于电流作用于人体使肌肉产生非自主的剧烈收缩所造成的损伤(包括肌腱、皮肤、血管、神经组织断裂以及关节脱位乃至骨折等)。
(5) 电光性眼炎:弧光放电时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损伤眼睛,其表现为角膜和结膜发炎。;【例题】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包括电烧伤、( )。
A.电烙印 B.皮肤金属化
C.机械损伤 D.电光性眼炎
E.单相电击
【答案】ABCD;电气火灾爆炸是由电气引燃源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电气引燃源主要形式: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
在爆炸性气体、爆炸性粉尘环境及火灾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开关、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热器具、电动机等均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油浸电力变压器、多油断路器等电气设备不仅有较大的火灾危险,还有爆炸的危险。;1、电气引燃源;(2) 电火花和电弧;2、电气装置及电气线路发生燃爆;三、雷电危害 ;1、雷电的种类、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2) 闪电感应:又称作雷电感应。闪电发生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
① 闪电静电感应
? 闪电电磁感应
;3) 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从电学角度考虑,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
此外,直击雷和闪电感应都能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闪电电涌(即雷电波)侵入。;(2)雷电的危害形式。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的特点。
雷电具有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等三方面的破坏作用。
1)电性质的破坏作用
2)热性质的破坏作用
3)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 ;(3)雷电危害的事故后果。雷电能量释放所形成的破坏力可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1)火灾和爆炸。
2)触电。
3)设备和设施毁坏。
4)大规模停电。;2、雷电参数;静电事故
—— 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