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磨沟齐家文化墓葬多人多次合葬
略论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
多人多次合葬
钱耀鹏 (西 北 大 学 教 授)
朱芸芸 (西 北 大 学 硕士研究生)
毛瑞林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副 研 究 员)
谢 焱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馆 员)
磨沟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 自治州临 葬现象形成的过程,暂置不议。竖穴偏室墓则
潭县陈旗 (今王旗)乡磨沟村 ,2008年 7~l1月 多为合葬 ,见于单偏室 、双偏室和多偏室等偏
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 室墓。不计墓道部分 ,偏室内合葬的总人数为
产与考古学研究 中心联合发掘了该遗址东北 2~9人,男女老幼 皆有。
部的齐家文化墓地 ,清理了346座齐家文化时 M164是一座单偏室墓,偏室位于竖穴墓道
期的墓葬 (见 《文物》本期)。该墓地的竖穴偏室 左侧 ,有头龛。偏室内侧埋葬2人,皆仰身直肢,
墓较多,且多为合葬墓 ,墓葬结构 、埋葬过 头向西北。内侧的Ⅱ号人骨为儿童 ,头骨破裂 ,
程和埋葬方式也较复杂,使我们对齐家文化合 躯干骨稍凌乱。偏外侧的工号人骨为成年女
葬墓的形成过程与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性 ,两臂弯曲,左手放于右胸上部 ,右手及于颈
本文对该墓地的多人多次合葬现象作以下简 部;左侧骨架叠压于 Ⅱ号人骨之上。在 2具人骨
要讨论 。 的颈部有滑石珠,在儿童的肩部有 1件石球,腹
部有 1件陶球 。另外,在头龛和偏室头端外侧分
一 合葬墓类型与埋葬特点
别随葬5件陶器和 2件陶器。
磨沟遗址齐家文化墓葬的合葬现象见于 值得注意的是,在M164偏室之 内、I号人
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偏室墓 。竖穴土坑墓的合葬 骨右侧有宽约 0.5米的空间,而 内侧的2具人
现象较少 ,且多为双人合葬,极少为多人合葬; 骨却局部叠置。这种现象令人费解 ,即为什么
既有左右并列者,也有上下叠置者 ,大多属一 偏室还有闲置空间,所葬二人仍采取局部叠压
次葬,个别为二次葬或一次葬与二次葬合葬 的方式紧凑放置呢?首先可以肯定 的是,闲置
者。在发掘过程 中,对于竖穴土坑墓通常采用 的空间还可再放置 1人。如此 ,我们则无法排除
整体下挖清理的方式,因而不易观察和揭示合 为再次合葬而预留空问的可能性 ,而且这种可
62
黼 略论 磨沟 齐家文 化墓 地 的 多人 多次合 葬
能 性 在 偏 室 堆 积 特 点 及 其 所 揭 示 的墓 道 填 埋 左 偏 室 内有 8具 人 骨 , 其 中 2 人 为 成 人 、 6
原 因等方 面 得 到 了证 实 。 人 为 儿 童 。 除偏 室 口 部 西 北 侧 的 Ⅱ号 人 骨 可 能
除 M 164 之 外 , M 35 1 等墓 葬 的偏 室 中也 有 为一 次 葬外 , 其余 7 人 为二 次 葬 , 头 向西 北 , 摆
一 定 的未 用 空 间。 放 整 齐 , 大体可 分 为南 、 北 两 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