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原理选择题
“实验原理选择题”答题障碍分析及教学对策
——以2012年江苏高考第13题为例
苏州市 高新区 吴县中学 毕晓昀
纵观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题,关于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等与实验原理、实验结论想结合的试题备受青睐,形如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卷13题类的选择题在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及各地的高考卷中频频再现。
【真题回顾】2012?江苏卷?13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 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 溶液中通入适量CO2 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H2SiO3 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D 向浓度均为0. 1 mol·L-1 NaCl 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 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命题意图】该试题以“蛋白质的性质试验、SO42-的检验实验、Na2SiO3溶液性质实验、AgCl和AgI沉淀实验”为载体 ,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和通过实验形成实验结论的能力,意在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实验原理的理解,关注化学实验操作、产生的现象和所形成的实验结论的一致性。
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中对于“化学实验原理”的学习及考查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知道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些思想在这道选择题中得以充分体现,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相关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
【答案】D
【错误分析】该题的主要错误是错选B而不选D。错选B选项,反馈部分学生对“SO42-离子检验”问题中SO32-产生的干扰不能很好的理解,或者忽略了HNO3的氧化性。不选D的同学,除了对“溶度积常数及意义”的相关知识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外,还有可能因为答题心切,往往不太关注最后一个选项。
作为一道不定项选择题,学生错选和少选的情况频频出现,使得此类题目的得分率一直不高。教师除了就题论题进行评讲之外,将该类题目进行汇总,实施专项训练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笔者将去年江苏各地模拟卷中的相关题目汇总改编成正误判断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并请学生在讲评后将自己的出错原因标注于题后。根据课堂讲评时学生的反馈及学生的错题备注,现将学生做答时的出错原因大致划分成以下几类。
一、分析实验过程时,忽略隐避信息的挖掘,造成顾此失彼
例1、判断以下实验操作、现象及其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成黄色,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 )
B、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证明生成了乙烯( )
C、某钠的碳酸盐(含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试样0.168g,将其灼烧、冷却、并用托盘天平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根据质量变化,可确定样品的组成( )
D、向含有FeBr2的FeCl2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分液,可得到较纯的FeCl2溶液( )
解析:以上四个选项所得结论均是错误的。A选项较易忽略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这一事实;B选项使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的可能是乙烯,也有可能是挥发出来的乙醇;C选项大多数考生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判断实验原理是否正确,而不能注意到实验仪器选择和实验精度之间的匹配关系;D选项则可能只关注除去Br-,而忽略了氯水可将Fe2+氧化。
对于实验过程的分析,必须结合实验环境、物质性质、操作次序、实验现象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否则会出现现象与结论之间缺乏逻辑关系或得出错误的结论。在很多时候,考生过于关注题目中所给的部分信息,由于化学基础知识、方法和观点等方面存在缺陷,所以极易受到错误的引导,而忽略了一些更隐蔽的信息。解决此类问题,除了继续在双基上下功夫外,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以及适当地训练将有所帮助。
二、形成实验结论时,无中生有或以偏概全
例2、判断以下实验操作、现象及其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对某固体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说明该物质为钠盐( )
B、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Na+,无K+( )
C、银氨溶液中滴入少量组成为C2H4O2的液态有机物,水浴微热,有银镜出现,可确定该有机物一定是甲酸甲酯( )
D、某固体中加稀盐酸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撰写要求.doc
- 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验收报告-项目编号:.doc
- 维修和更新、改造工程验收报告doc-附件8.doc
- 第二章 税收筹划理论及前沿发展.ppt
-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优秀中青年学者培训班推荐表docx.docx
- 施工组织设计 - 淄博挤塑板淄博泡沫板XPS挤塑板EPS泡沫板挤塑板.doc
- 为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SP)检查 ….doc
- 汪溪园区汪古路、瑶湾路工程监理(项目名称).doc
-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范报批稿doc.doc
- 唐山市2010年第三、四季度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doc
- 安装说明controplant alspa hmi培训-21 installation gbch07.pdf
- mike resnick著根与藤蔓-roots and一些.pdf
- install and use presets安装并使用mcpenlighten预设forlightroom.pdf
- 2024校企合作实施方案(5篇).docx
- 医院消防疏散演练方案(共7篇).docx
- 2024年公司经理工作总结范文(10篇).docx
- iptv业务质量监测客户端机顶盒适配说明集采-省现网应用版.pdf
- 使用订单管理器创建更改锁定或fifa ko04.pdf
- 精馏单元热处理委托.pdf
- 内容成果华盛顿raz locl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