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综合征的药物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质疏松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骨质疏松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李青竹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人民医院  155700)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106-01 【关键词】 骨质疏松综合征 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是指单位容积内的骨质含量降低,骨矿成分、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伴有周身骨骼疼痛、骨骼弯曲和易发生骨折,称为临床三联征,它是由诸种因素引起代谢变化而导致骨生成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其特点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皮质变薄,海绵骨骨小梁数目及大小均减少,髓腔增宽,骨荷载功能减弱,骨质疏松症在代谢性骨病中最为常见,是一种重要的老年性疾病。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骨骼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分解代谢和重建,即骨骼再造。这种过程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特点。幼年期,骨骼形成的速度超过分解代谢。青春期,由于骨内激素增多,形成大量新骨积存,尤其是骨皮质层,所以此期人体成长迅速。青春期后即接近成年期,新骨生成的现象仍在持续进行,这主要是枝状骨方面,使得骨骼的密度(重量)增加。但是,30岁以后,人体开始老化。当人们进入50岁时,破骨细胞超过成骨细胞,整个骨密度开始下降。进入60岁和70岁后骨萎缩,骨小梁和 致密骨萎缩更加严重。老年人由于骨骼再造过程中,钙从骨骼的移出量超过积存量,当遇各种疾病和药物等因素时,钙质从骨骼组织中流失更为明显,主要是枝状骨不同程度的骨质减少,形成布满孔隙的骨骼,而且孔隙越来越多,越来越薄,即骨质疏松。 2 治疗 2.1 骨折急性期:脊椎压缩性骨折后,开始时的背部疼痛可使用麻醉止痛药或降钙素。其他的辅助治疗包括背部热敷和神经电兴奋治疗,许多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是有帮助的。使用肌肉松弛药可以减轻脊椎旁肌肉的痛性痉挛。可允许早期做腰背部的支撑活动,4~6周后方可恢复骨折前的活动水平。 2.2 雌激素:目前认为雌激素不足是1型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采用雌激素治疗能防止和减少骨质丢失,也可降低破骨细胞生理活性。妇女停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骨钙吸收增加,因而骨形成减少,加之老年人钙摄入和吸收均减少,使骨钙丢失加速,所以易导致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乃至继发感染而致死亡。因此,临床上把雌激素作为治疗和预防本症的药物之一,多主张早期应用雌二醇(E2)和甲羟孕酮(MPA)每天6mg,联合治疗或分别用己烯雌酚每晚0.05~0.25mg,用24d,停6d。泰舒滴丸每晚2~4mg,用药24d,停6d。尼尔雌醇(CEE3,是一种长效雌三醇的衍生物)2mg,每2周1次,3个月为1个疗程。尼尔雌醇治疗1年,骨矿含量增加80%,其副作用有乳房胀、恶心、白带多、宫内出血,特别是应注意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所以在治疗前应进行内膜癌及乳腺癌的筛查,如同时并用黄体激素,可降低其发生率,权衡利弊应谨慎用之,如果肝肾功能障碍和有血栓形成倾向者禁用。 2.3 活性维生素D:维生素D活性代谢产物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由于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代谢过程发生了障碍,使活性维生素D严重缺乏,导致骨质疏松。由于胃肠蠕动随年龄增高而逐渐缓慢,使胃肠吸收不良;另外饮食中低钙等因素,都是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临床上服用维生素D对于纠正负钙平衡,是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25(0H)D、骨钙素和1,25-(OH)2D3水平的变化,对钙磷代谢失调的掌握和评价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4 骨化三醇(罗钙全):骨化三醇是机体补充活性维生素D的有效药物,它所含的钙三醇是维生素D中一种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维生素。钙三醇能够促进小肠内钙的正常吸收,口服后3~6h血浓度达最高峰,服药后能降低已增高的血清甲旁腺素浓度。有报道服骨化三醇6~12个月后(0.5~0.75mu;g/d)小肠吸收钙的能力明显增加。治疗中,避免加用其他维生素D制剂,防止高钙血症发生。其副作用有皮疹、呕吐、头痛、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耳鸣和重听等。 2.5 降钙素:是矿物质及骨代谢的主要调节因子。主要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防止骨钙丢失,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骨质量,从而对骨的吸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它还适用于骨折时的急性疼痛期和骨转移瘤较常见的骨性疼痛,同时可使血钙降低,亦适用于高血钙危象。 用法:①急性疼痛。50U,皮下或肌内注射,每日2次,共2周。随后每周50U,共6~8周。②长期治疗。50U,皮下或肌内注射,隔日2次。可用3~4个月,维持量50U,每周1次。连用5~12周;③全部患者饮食中每天应补充钙剂600~1 000mg。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