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盐城抗旱预案盐城抗旱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盐城地处淮河.DOC

盐城抗旱预案盐城抗旱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盐城地处淮河.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城抗旱预案盐城抗旱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盐城地处淮河

? ? ? ? 盐城市抗旱预案?? ??? 盐 城 市 抗 旱 预 案 ?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盐城市地处淮河下游海陆结合部和南北气候过度带,地势低平,易涝易旱。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常水位以下的河网调蓄水源能力弱,引江引淮处于尾部,距离远,水量不足,时间滞后,潮卤侵袭及水污染等因素致干旱和阶段性缺水频繁发生。为全面提升抗旱能力,保证抗旱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开展,最大程度减少干旱缺水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2.1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抗旱,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抗旱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1.2.2抗旱工作按照灌区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2.3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城乡生活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1.3?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办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以及《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江苏省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江苏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和《盐城市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盐城市境内发生的干旱灾害的预防和处置。 2? 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情况 地理位置:我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浦东经济开发区、长江三角洲辐射区内。位于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之间。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毗邻,西与扬州、淮安市相连,北与连云港市以灌河为界。 地形地貌:我市为平原地貌,地势低平,是全国少有的无山地区。因长期受长江、淮河、黄河及黄海的交错影响,形成岗地、台地、坡地、湖洼、荡滩等多种形态。通常习惯按地面高程(废黄河基面)将全市分为高亢地、次高地和低洼地三种类型。高亢地:地面高程在4.0米以上,最高13.8米,主要分布在废黄河两侧及东台市垦区;次高地:地面高程在2.0~4.0米,主要分布在沿海垦区和黄泛坡地;低洼地:地面高程在2.0米以下,多分布在里下河水网区。 国土资源:盐城市土地面积总面积16972km2,现有耕地1163.52万亩,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3%。盐城还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滩涂资源,海岸线长582公里,占全省的61%,滩涂面积680万亩,占全国的1/7,而且每年以5万亩左右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是江苏省最大的后备土地资源地。盐城的地矿资源主要有石油、油气、高硅土、地下水和地热等。 土壤植被:盐城市农业土壤主要有四类,里下河湖荡滩地为沼泽土,占全市耕作土壤的0.77%;里下河平原和射阳河沿岸为水稻土,占全市耕作土壤的34.16%;黄海公路以西的滨海平原和黄淮平原为潮土,占全市耕作土壤的46.70%;海堤内黄海公路以东为盐土,占全市耕作土壤的18.37%。 海堤内地表绝大部分为人工栽培植被,农作物植被覆盖率60%,林果植被覆盖率约4%。滩涂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含盐量有关,位置最低处的盐蒿群落为盐渍裸地上的先锋植被,其上为碱蒿群落,再上为獐毛群落,近海堤处为白茅群落,标志已熟化可垦。潮间带浅水海区有盐水生藻类植物分布。 河流湖泊:盐城市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河渠纵横,四通八达。灌河、废黄河、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通榆河、串场河等贯穿全境。经过五十多年的治理,目前已形成了以区域骨干河道为支撑的沂南地区、废黄河地区、渠北地区、里下河腹部地区、沿海垦区等五大区域。沂南地区,为废黄河以北的响水县和黄海农场地域,属沂南区水系,是海洲圩独立排区,以黄响河、张响河、坎响河、唐豫河、南潮河、民生河为骨干河道,排水入灌河;废黄河地区,包括废黄河高堆、淤黄河故道及翻身河地区,属废黄河区水系,以废黄河(中山河)、翻身河、淤黄河为骨干河道,排水入黄海;渠北地区,为废黄河南至苏北灌溉总渠北狭长地带,属渠北区水系,以入海水道及三条八滩渠为骨干河道,排水向东入黄海;里下河腹部地区,为苏北灌溉总渠以南、汛鲍河~小洋河~海河~廖家沟~通榆河一线以西的区域,属里下河水系,以“四港”(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为骨干排水河道,排水入黄海;沿海垦区,为通榆河~廖家沟~海河~小洋河~汛鲍河以东、苏北灌溉总渠以南至东台海安县界之间的区域,排水分六个独立小区域,自成系统,单独入黄海,以夸套河、八丈河、运粮河、运棉河、利民河、西潮河(南直河)、大丰干河、四卯酉河、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