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衡水二调精选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
1. “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2.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
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3.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民也。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
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春秋繁露》)以上言论表达的思想不包括
A.君权来自于神权 B.以神权限制君权
C.民众可反抗暴政 D.君主必须以民为本
4.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
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
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5. 《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
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6 2009 年 7 月 30 日至 10 月 7 日,北京中华世纪艺术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
下图是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
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 以上介绍说明东汉时
A.造纸术有了一定进步
B.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D.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7.《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 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
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
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
A.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 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 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
8.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
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9. 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
A.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 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
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
10.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
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
11. 1896 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
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
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的思想主张
A.民权主义思想 B.民族革命思想
C.社会革命思想 D.发展实业计划
12.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
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初中语文 一模试题精选.doc
- 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数学试题精选.doc
-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精选.pdf
-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试题4精选.doc
- 2011-2-中天置业联盟业主联谊暨中天花园商墅推介会精选.doc
- 2011-2012学年(上)期中心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精选.doc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定期讲座(一)精选.doc
-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田村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二)精选.pdf
-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精选.pdf
-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湖南省岳阳市长炼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精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