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 教学课件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 第3章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 第3章 内 容 3.1 试验设备和方法 3.2 基本测试原理 3.3 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 3.4 试验成果的应用 3.5 小 结 3.1 试验设备和方法 3.2 基本测试原理 动力触探是将重锤打击在一根细长杆件(探杆)上,锤击会在探杆和土体中产生应力波,如果略去土体震动的影响,那么动力触探锤击贯入过程可用一维波动方程来描述。 动力触探基本原理也可以用能量平衡法来分析。 3.3 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 1.检查核对现场记录 在每个动探孔完成后,应在现场及时核对所记录的击数、尺寸是否有错漏,项目是否齐全;核对完毕后,在记录表上签上记录者的名字和测试日期。 2.实测击数校正 (1)轻型动力触探 1)轻型动力触探不考虑杆长修正,根据每贯入30cm的实测击数绘制N10~h曲线图。 2)根据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对地基土进行力学分层,然后计算每层实测击数的算术平均值。 (2)中型动力触探 贯入时,应记录一阵击的贯入量及相应锤击数(一般粘性 土,20~30cm为一阵击;软土,3~5击为一阵击),并按(3-11)式换算为每贯入10cm的实测击数,再按(3-12)式进行杆长击数校正。 (3-11) N?28=?N28 (3-12) ?可查表3-2。 (3)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 1)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定》(TBJ8-87)中规定,实测击数应按杆长校正。重型动力触探的实测击数(N63.5),按下式进行校正: N?63.5=?N63.5 (3-13) 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实测击数(N120),应先按公式(3-14)换算成相当于重型的实测击数(N63.5),然后再按公式(3-13)进行杆长击数校正。 N63.5=3N120-0.5 (3-14) 2)中国西南建筑勘察院对杆长击数的校正 对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实测击数N120,直接按(3-15)式及表3-3进行杆长击数校正。 N?120=?N120 (3-16) 使用时不但应注意两者在计算结果上的差异,还应注意两者使用的探杆直径不同。 3.绘制动力触探击数沿深度分布曲线 以杆长校正后的击数为横坐标,以贯入深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因为采集的数据表示每贯入某一深度的锤击数,故曲线图一般绘制成沿深度方向的直方图。 4.标贯测试成果整理 (1)求锤击数N:如土层不太硬,并能较容易地贯穿0.30m的试验段,则取贯入0.30m的锤击数N。如土层很硬,不宜强行打入时,可用下式换算相应于贯入0.30m的锤击数N。 (3-17) (2)绘制N~h关系曲线 3.4 试验成果的应用 动力触探在勘察和工程检测中应用甚广,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划分土层 2.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院采用120kg重锤和直径60mm探杆的超重型动探,并与载荷试验的比例界限值pl进行统计,对比资料52组,得如下公式: f k=80N120 (3?N120?10) (3-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粘性土也有类似经验公式: fk=32.3N63.5+89 (2?N63.5?16) (3-19) 3.求单桩容许承载力 动力触探试验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也具有指导意义。实践证明,动力触探不易打入时,桩也不易打入。这对确定桩基持力层及沉桩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用标准贯入击数预估打入桩的极限承载力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4.按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击数确定粗粒土的密实度 动力触探主要用于粗粒土,用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测定粗粒土的状态有其独特的优势。标准贯入可用于砂土,动力触探可用于砂土和碎石土。 成都地区根据动力触探击数确定碎石土密实度的规定如表3-4。 利用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的测试成果还可以判断砂土液化可能性、确定粘性土的粘聚力c及内摩擦角?、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检验碎石桩的施工质量等等。 总之,动探和标贯的优点很多,应用广泛。对难以取原状土样的无粘性土和用静探难以贯入的卵砾石层,动探是十分有效的勘测和检验手段。但是,影响其测试成果精度的因素很多,所测成果的离散性大。因此,它是一种较粗糙的原位测试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应与其他测试方法配合;在整理和应用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京剧的服装课件.ppt VIP
- 保证供货周期的组织方案和人力资源安排.doc VIP
- 乌有先生历险记(原文,练习,注释,翻译)解读.doc
- 红色经典故事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4)生物七上2.2.1 无脊椎动物(新教材).pptx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理论与实践期末试卷.doc VIP
- 2023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养测评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 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语言描述)第二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