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与磁通势 电机与拖动基础 课件 ppt.ppt

第6章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与磁通势 电机与拖动基础 课件 ppt.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与磁通势 电机与拖动基础 课件 ppt

第6章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与磁通势 6.1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 6.1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 导体基波电动势的频率 f 为 6.1.2 整距线匝电动势 6.1.4 短距线圈电动势 6.1.5 整距分布线圈组的电动势 6.2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 6.2.1 三相单层绕组 (2)画基波电动势星形相量图 (4)画绕组连接图 每相绕组的基波电动势 6.2.2 三相双层绕组 (4)画绕组连接图 6.3 交流电机电枢单相绕组产生的磁通势 2. 磁通势展开 2. 磁通势展开 基波磁通势的特点: 讨论 项 6.3.2 短距线圈的磁通势 6.3.3 单层分布线圈组产生的磁通势 6.3.3 单层分布线圈组产生的磁通势 6.3.4 分布短距对气隙磁通势波形的影响 6.3.5 单相绕组磁通势 单相绕组磁通势的性质: 6.4 三相电枢绕组产生的磁通势 6.4 三相电枢绕组产生的磁通势 三相绕组的基波合成磁动势 三相合成基波旋转磁通势的特点: 6.5 两相电枢绕组产生的磁通势 6.5.2 椭圆磁通势 (3)转速 旋转磁通势相对于定子绕组的转速为同步转速 n=60f/p r/min, (1)幅值F1不变,为各相脉振磁通势幅值的3/2倍。是圆形旋转磁通势 (4) 瞬间位置 三相电流中某相电流值达正最大值时,三相合成基波旋转磁通势的正幅值,正好位于该相绕组的轴线上。 (2)转向 磁通势的转向决定于电流的相序,即从领先电流相转到滞后电流相。 横截面 A X B Y Z C A B C X Y Z 流出 流入 A ← B ← C← A X B Y Z C i1 = Imsin? t i2 = Imsin(? t-120O) i3 = Imsin(? t+120O) i1 i2 i3 ? t = 0O 时 i1 = 0,i2< 0, i3 >0 × × N S Im ? t O i1 ?t = 0O 时 i1 = 0,i2< 0, i3>0 A X B Y Z C N S ?t = 120O 时 i1>0,i2 = 0,i3< 0 A X B Y Z C N S A X B Y Z C A X B Y Z C N S ?t = 240O 时 i1< 0,i2>0,i3 = 0 ?t = 360O 时 i1= 0,i2< 0,i3>0 N S ?t = 0O 时 A X B Y Z C N S ?t = 120O 时 A X B Y Z C N S A X B Y Z C N S ?t = 240O 时 ?t = 0O 时 A X B Y Z C N S +A 0 6.5.1 两相绕组产生的圆形旋转磁通势 已知三相绕组流过的电流分别为 两个整距线圈产生的基波磁通势分别为 * * 6.1.1 导体电动势 电角度与机械角度 电角度:一对主磁极所占的空间距离,称为360°的空间电角度,用 表示 机械角度:电机整个转子表面所占的空间几何角度称为360°的机械角度,用 表示 6.1.1 导体电动势 展开 为正弦量 或 n称为同步转速 p=1 p=2 p=3 p=4 p=5 n=3000 r/min n=1500 r/min n=1000 r/min n=750 r/min n=600 r/min 为气隙每极基波磁通量 导体基波电动势(有效值)为 6.1.3 整距线圈电动势 ——基波短距系数 ——基波分布系数 整距线圈组 短距线圈组 ——基波绕组系数 异步电动机 定子绕组 按相数分 ——单相、两相和三相绕组 按槽内层数分——单层、双层和单双层混合绕组 按绕组端接部分的形状分——单层绕组又有同心式、交叉式和链式之分;双层绕组又有叠绕组和波绕组之分 按每极每相所占的槽数是整数还是分数——整数槽和分数槽绕组 Z=24 , p=2 2、三相单层分布绕组 1、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 (1)计算槽距角 (3)按60o相带法分相 每极每相槽数 (5)确定绕组并联的路数 单层绕组最多有p条并联支路数 (6)计算相电动势 线圈组电动势 绕组并联支路数用a表示 ——一相绕组串联的总匝数 Z=36 , p=2,y1=7,a=1 (1)计算槽距角 (2)画基波电动势星形相量图 (3)按60o相带法分相 16,17,18 13,14,15 10,11,12 7,8,9 4,5,6 1,2,3 第一对极 34,35,36 31,32,33 28,29,30 25,26,27 22,23,24 19,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