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奥尼:云上的日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东尼奥尼:云上的日子   安东尼奥尼对于我们来说,便是这样既远且近,他的作品永远值得人在宁静的时刻细细品味。         2007年7月30日注定是史上最具悼念色彩的一天。白天得知了人艺老演员文兴宇和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相继辞世,心中唏嘘不已。记得当时还感怀般地和朋友说道:“如今西方艺术电影黄金一代已没剩几位健在了。”未料想,没过多久,网络上便传来了意大利电影的标志――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以95岁高龄驾鹤西游的消息。安氏也是在7月30日这天在罗马的家中辞世,只不过由于时差的原因,我们得到这一消息已是次日。虽然他的故去称得上“喜丧”,但仍然给人心底以无限的刺痛:电影的艺术时代,终究离我们远去了。   尽管安东尼奥尼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西方中产阶级的精神世界为刻画对象,影像于精妙中满布暧昧,但是在中国却有一批热衷其作品的“死硬分子”。犹记得在2004年,北京电影学院和意大利使馆共同举办了一次安东尼奥尼电影回顾展,可谓盛况空前,特别是那部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纪录片《中国》(1972)更是一票难求;去年,电影资料馆在“2006意大利电影回顾展”中选映了他的早期名作《女朋友》(1955),同样好评如潮;至于受其影响的青年艺术片导演,更是不在少数。安东尼奥尼对于我们来说,便是这样既远且近,他的作品永远值得人在宁静的时刻细细品味。      转向现代主义之路      安东尼奥尼于1912年9月29日生于费拉拉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殷切地希望他能在商界大有作为,可安东尼奥尼却天生叛逆,在波洛尼亚学习经济的时候转向造型美术,后来着迷戏剧。而他最早的电影从业经历则是在杂志作撰稿人。1939年,他当上了罗马权威电影杂志《电影》的编辑,该杂志虽然是属于法西斯体系内的杂志,但后来却孕育了著名的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运动,从中催生了许多新写实电影的著名导演。   1940年以后,安东尼奥尼开始涉足各种短片和纪录短片。《波河的人们》(1943)使他奠定了新现实主义的前驱地位。影片以波河上一条驳船的航行为线索,用不动声色的客观纪实手法捕捉渔民生活,被认为是影响后来新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1942年,他替著名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撰写了《飞机驾驶员归来》的剧本,受到高度赞扬。虽然后来他又参与编剧、见习了费里尼导演的《白酋长》和马赛尔?卡尔内的《夜间来客》,但自己的创作仍然以现实主义的短片为主。      1950年,已经38岁的安东尼奥尼找到后台老板,开拍自己的处女长片《爱情故事》。剧中女主角宝拉是个年轻貌美的少女,嫁给了一个富商。七年之后她遇上了前度情人格里多,可二人之间的关系却最终以悲剧收场。影片涉及到意大利50年代的工潮,遭到当时左派的攻击,却无损于它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杰作的地位。此后,安东尼奥尼陆续拍摄了《不戴茶花的茶花女》《失败者》《城市之爱》等片,都反映平平。直到1956年,他拍摄的《女朋友》一片夺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才令他开始为批评界所瞩目。   虽然这些作品还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可是却已经隐约地浮现出日后安东尼奥尼标签式的主题和风格,如将影片的重点放在人物,尤其是意大利中上层社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且不以戏剧性的冲突来结构情节,这在1958年的《喊叫》一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安东尼奥尼美学趣味的转变,让他逐渐地脱离现实主义,从而慢慢转向现代主义风格。      用摄影机洞察内心      为什么安东尼奥尼没有继续现实主义创作呢?一个核心原因在于,50年代初期原本一度旺盛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和艺术的原因开始走下坡路。安东尼奥尼开始自己长片创作时,已经是新现实主义的尾声。因此,他在此后影片中追求的便不再是揭示物质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现象和矛盾,而转向揭示精神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现象和矛盾――也就是意大利中产阶层的内心世界。   安东尼奥尼对此解释说:“我登场比别人要晚,那时电影方面的第一批新蕾虽说还有生命力,却已显出行将衰竭的迹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已不那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考察每个人本身,揭示他的内心世界,从中看出他历尽沧桑以后(这包括战争和战争结束后的局势,现实生活中一切足以给个人和社会留下烙印的重大事件)在内心残留下来的一切,看出那种刚刚露头的不满心情,它大致地预示了后来在我们的心理、情感甚至道德观念上发生的变化。”   这种美学观的改变让他真正获得了世界性的荣誉。1960年,安东尼奥尼执导的《奇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以新颖独特的风格和极富现代感的思想内涵,轰动国际影坛,获得评委会特别大奖。影片中,安东尼奥尼把中产阶级普通人物的心理作为关注对象,甚至是唯一的对象。男主人公内心极度空虚,无论对事业和爱情都很茫然;女主人公身为富家女子,一方面有敏感、纯洁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又只顾自己的感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