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docVIP

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1教育概述 1.1.1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 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 社会属性 永恒性、(有人就有教育,与人类共始终) 历史性、 ①相对独立性 ②教育具有继承性 ③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④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学说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神话起源说 朱熹 最古老的观点,教育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 沛西·能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甚至存在于动物世界中 心理起源说 孟禄 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 凯洛夫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验传递 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不分化 平等性 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中国的教育 夏朝——已有学校的设置(序、校、学) 西周——学在官府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 隋唐——科举制度 宋元明清——程朱理学、(朱熹的《四书集注》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类型 特点 举例 必修课程 所有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选修课程 兴趣、爱好、个性 书法课程 2、根据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区分 类型 特点 国家课程 体现国家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 满足地方发展 校本课程 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 3、以课程影响学生否认方式 类型 特点 显性课程 获得特定学历和证书 隐形课程 伴随显性课程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 4、以内容的组织形式 类型 特点 分科课程 单学科课程,最古老、最广泛 综合课程 组合两门及以上学科 活动课程 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5、根据课程任务 类型 特点 基础型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 拓展型课程 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研究型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2.1.3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 观点 代表人物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理论 杜威、克伯屈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以学科教学为核心 布鲁纳、巴格莱、赫钦斯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以适应社会发展为中心编制 布拉海尔德 2.2课程编制 2.2.1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 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2.2.2课程内容 一、课程计划 1、含义 课程计划是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 2、基本内容 (1)课程设置(中心和首要问题);(2)学科开设的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二、课程标准 1、含义 课程标准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指导性文件。 2、意义 (1)教材编制的基本依据;(2)教师进行备课的有效工具;(3)衡量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4)保证教学计划的性质和质量。 三、教材 1、含义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编排方式 直线式排列、螺旋式排列、过渡式排列 3、教材编写的原则 (1)强调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考虑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 (4)体现各学科知识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一年级各学科和同一学科不同年级的衔接 2.2.3课程实施 一、含义 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2、学区的特点。3、学校的特点。4、校外环境 2.2.4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含义 课程开发指通过精心计划的活动,开发出一项课程并将其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方案的过程,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阶段。 三、课程开发的模式 模式 代表任务 主要观点 目标模式 泰勒 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组织、评价课程 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 非常强调过程本身的育人价值、强调师生互动,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课程思想 环境模式 丹尼斯.劳顿斯基尔贝克 由分析环境、表达目标、制定方案、阐明和实施、检查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