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创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的创建

第一章 党的创建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华民族的生存绝境激励了时代 的先行者和先觉者。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先进分子走到了一起,中国共产党 应运而生。湖北作为全国最早建立党的早期组织的地区之一, 党的组织逐步在武汉及其周边区域建立和发展。以发动工人 运动为中心,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湖北党组织领导发动了 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工人运动狂潮。 中国共产党的宏伟历程从此起扬帆破浪,中国共产党人 的崇高信仰从此历火淬金。 野火春风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华儿女奋起反抗外敌侵略、挽救 民族危亡的历史。 1894 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 震耳呼声。随着封建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自强运动、资产阶 级改良派进行的戊戌维新的失败,“中体西用”的改良主义 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挽救民族危亡的希望再一次落空。 前路漫漫,只剩下了革命一途。 1911 年10 日10 日,武昌首义的枪声,引发了全国性的 反清运动。辛亥革命如疾风骤雨,迅速宣告清王朝统治的摄 灭。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夺取。枭雄窃国,倒行逆 施,刚刚建立的中华民国只是换上了一个民主共和招牌,不 平等条约并未废除,列强纷争,军阀混战,中华大地满目疮 痍,民不聊生。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分子一度沉浸在苦闷和 彷徨中。 “入民国以来,更觉有一惊心动魄之气象”, “市井萧 条,民气沮丧,沉郁惨淡……以此为基,而建国其上,喻以 累卵,尤觉不切”。 一直追随孙中山进行反袁斗争的湖北 红安人董必武,对辛亥革命后沉闷的社会空气,提出了犀利 的批评。 痛定思痛,董必武等感到必须从宣传和教育入手,从思 想上唤起广大民众。 董必武的思想代表了先进的中国分子对现实问题的共 同思考。船坚炮利并未能阻挡列强的瓜分豆剖,没有文化和 民众根基的民主共和也如同沙滩楼阁。要彻底奠立新制度, 必须培育新的文化,造就新的国民。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 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以凌云健笔,对 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前贤”及其伦理思想展开猛烈抨击, 在万马齐喑的中华大地上振臂疾呼。 一场呼唤青春中国、青春国民的新文化运动勃然兴起, 新的时代强音开始在中华大地上风雷激荡。 这场运动的兴起,使一切阻碍新思想传播的封建思想成 为众矢之的,中国思想界激情洋溢,风起云涌。 新文化运动吸引着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在武昌 中华大学读书的恽代英,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这场运动中。他 夜以继日,奋笔疾书,撰写、发表了大量宣传新思想的文章。 自 1917 年起,恽代英开始在武汉组织互助社、利群书社等 学生进步社团,联络黄负生、林育南等志同道合的青年才俊, 砥砺品行,关注社会,学习和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武汉一时 成为继上海、北京、天津、长沙之后,中国又一个新文化宣 传的重要阵地。 思如春雨润大地,笔若秋风写新声。包括湖北先进分子 在内的新文化运动先锋,以笔为枪,结团组社,他们的奋斗 和探索,虽仍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但已经打破封建 思想的桎梏,为各种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资本主义制度矛盾的充分显 露,使原来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理想的中国部分先 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一 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在俄国由理想变成现实的客观事实,给不断探 索和渴求中的中国先进分子以极大鼓舞。 武汉各大报刊对十月革命进行了全面报道。《汉口新闻 报》为此专门开辟“俄国政变与欧战前途”专栏,对十月革 命进行了集中报道和评述。 1918 年7 月和11 月,李大钊在北京发表《俄法革命之 比较》《bolshevism 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十 月革命的旗帜,开始了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比较全面、 系统的介绍和宣传。 这是中国思想和政治领域的大事件。在它的影响下,武 汉成立于十月革命后的进步青年团体如利群书社、黄社、辅 仁社、日新社等,在继续进行新文化学习和宣传的同时,更 加注意现实问题,爱国和救亡逐渐成为他们讨论和思考的主 题。恽代英认识到“今日欲救国家,惟有力行二字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