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管灌典型工程设计
代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
中低产田改造管灌典型工程设计
1.1项目区概况 1
2.1水文现象 1
3.1典型区设计 1
3.1.1 典型区选择 1
3.1.2典型区管灌系统的设计参数 2
3.1.3灌溉制度及工作制度 2
3.1.4设计流量及管径确定 5
3.1.5管网系统布置 6
3.1.6设计扬程计算 7
3.1.7首部设计 8
4.1管道工程施工 9
4.1.1管槽开挖 9
4.1.2塑料管道系统安装 9
4.1.3试水回填 10
5.1管道工程管理及维护 10
代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
中低产田改造管灌典型工程设计
1.1项目区概况
代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阳明堡镇项目区,位于代县城西10km处的东关、南关、堡内、泊水、徐村5个行政村,共有农户2019户,农业人口7059人,农村劳动力2679个。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任务为:中低产田改造0.5万亩。
2.1水文现象
该项目区地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地区,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据市水文站气象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气温8.1℃,最高气温达38.3℃,最低气温达-24.5℃,多年平均降雨量43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46.4mm,多年平均风速2.6m/s,最大冻土层厚98cm,全年无霜期140-180天。
3.1典型区设计
3.1.1 典型区选择
典型区选择在该项目区具有代表性的南关村南边地块的井灌区为典型进行详细的低压输水管道灌溉工程设计。
3.1.2典型区管灌系统的设计参数
⑴管灌设计保证率:75%。
⑵管道系统水的利用率:95%。
⑶灌溉水利用系数:0.8。
⑷设计作物耗水强度:4mm/d。
⑸设计湿润层深:0.5m。
3.1.3灌溉制度及工作制度
1、灌溉方式
本项目区采用固定式低压塑料管道输水形式的节水灌溉,建设面积0.5万亩。
2、低压管道输水工作制度的确定
①设计灌溉保证率
本工程设计主要依据项目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状况、水资源实际以及作物种植情况等基本资料进行。
设计标准: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设计保证率p=75%,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95,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田间水利用系数达到0.85。
②作物种植情况。根据本地的实际种植情况以玉米为主。
③设计灌水定额。根据《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153-95提供的公式计算:
m=1000γsh(β1—β2)
式中:m-灌水定额,mm;
γs—计划湿润层土壤干容重KN/m3;中壤土取14KN/m3;
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m;大田作物取0.55m;
β1—适宜含水量上限,取田间持水量28%的93%;0.26
β2—适宜含水量下限,取田间持水量28%的65%;0.18
计算得出m=616m3/hm2=41m3/亩
④设计灌水周期。本项目区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需水高峰时期的需水强度E为4mm/d,灌水周期可由下式计算,
T=m/E=41/(4×667/1000)=15.36(d)
取灌水周期为16天。
⑤设计灌溉定额。依据《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153-95,根据项目区实施工程后的种植比例,以及有关试验的资料,结合本区的实际、加以综合后拟定。
⑥毛灌水定额
m毛=m/η=系41/0.8=51 m3/亩
⑷灌水次数与灌溉定额
根据项目区内多年灌水经验,玉米灌水4次,则全年灌溉定额为204m3/亩。
3. 机井工程
а)井位间距复核
根据当地机井有关资料及水文地质情况,对更新和修复机井井位进行了复核。单井控制灌溉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F0=Qt3T2η(1-η1)/m2
式中:F0—单井控制灌溉面积,亩;
Q—单井出水量;63
t3—灌溉期间开机时间;22
T2—每次轮灌期的天数;16
η—灌溉水利用系数;0.8
η1—干扰抽水的水量削减系数,取0.1
m2—每亩每次综合平均灌水定额,51m3,
代入数据计算得F0=313亩,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取单井控制灌溉面积为320亩。
井距与井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井距初选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方形布井时
L0=25.8
梅花形布井时
L0=27.8
式中L0—井距,m
井距应按规划区具体条件选用干扰抽水法或类比法进行校核。取为460米。
b)井数确定
井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规划区需要打井数,眼;
F4---规划区灌溉面积,西茂河渠道灌溉面积1140亩,机井管道灌溉面积3860亩。
计算得N=12.06眼,即项目区内实际需要机井为12眼。
c)工程项目
因经济地理等原因,项目区内原有水井5眼,工程计划新打机井7眼。
3.1.4设计流量及管径确定
⑴系统设计流量
采用公式:Q0=cmA/η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