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能源供应的现状和新能源产业化问题探析
我国能源供应的现状和新能源产业化问题探析
作者:
(陕西理工学院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物理学专业2011级1班,陕西 汉中 )
指导教师: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长,但能源结构却不尽合理。加快开发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课题主要我国能源供应的现状我国新能源开发和应用的情况以及产业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我国新能源开发和应用的前景。
[关键字]能源现状;能源;新能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崛起的动力。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从世界范围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情况来看,一次能源的储量和生产量可以满足需要,但由于能源的生产分布并不均衡,能源价格正日益成为改变世界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资源控制导致的能源危机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我国能源资源可利用总量比较丰富,结构以煤炭为主,一次能源的生产能力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和支持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9]。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加较快,一次能源消费中对石油以及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见表1。
表1 1996~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年 份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 煤 炭 石 油 天然气 水电、核电、风电 1996 73.5 18.7 1.8 6.0 1997 71.4 20.4 1.8 6.4 1998 70.9 20.8 1.8 6.5 1999 70.6 21.5 2.0 5.9 2000 69.2 22.2 2.2 6.4 2001 68.3 21.8 2.4 7.5 2002 68.0 22.3 2.4 7.3 2003 69.8 21.2 2.5 6.5 2004 69.5 21.3 2.5 6.7 2005 70.8 19.8 2.6 6.8 2006 71.1 19.3 2.9 6.7 2007 71.1 18.8 3.3 6.8 2008 70.3 18.3 3.7 7.7 2009 70.4 17.9 3.9 7.8 2010 68.0 19.0 4.4 8.6 2011 68.4 18.6 5.0 8.0 2012 66.6 18.8 5.2 9.4 2013 66.0 18.4 5.8 9.8 2014 64.2 18.7 6.0 11.1 1.2结构性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煤炭是我国的一个主要能源供应,其次是石油,虽然我国的水利资源丰富,但水电也只占到6%。煤炭、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能源枯竭,势必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运行。
目前我国能源供需出现很大的缺口,煤的缺少,成一种上升的趋势。按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缺口将会越来越大。近几年,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大增,油价一直攀升,这既是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需要,但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煤炭是主导能源,但据预测,如果按现在的开采速度,我国的煤炭的供给年限保守估计在60年左右。暂且不说煤炭利用的不利方面,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是采之不尽的,是有限的。石油是工业的血脉,但是现在本国供给已经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大量依靠进口[2]。
1.3地域性
主要是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缺煤、缺电,超出了电网错峰调节能力。表2为我国分地区电力消费量。
表2 1995~2013年中国分地区电力消费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单位:亿千瓦小时
地 区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北 京 384.43 570.54 809.90 874.28 913.11 923.32 天 津 234.05 384.84 645.74 722.48 774.49 784.56 河 北 809.34 1501.92 2691.52 3077.99 3251.19 3453.68 山 西 501.99 946.33 1460.00 1765.79 1832.35 1896.4 内蒙古 254.21 667.72 1536.83 2016.76 2181.90 2349.79 辽 宁 748.89 1110.56 1715.26 1899.88 2008.46 2376.8 吉 林 291.37 378.23 576.98 637.00 653.8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