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风患者的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麻风患者的治疗
刘国娟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人民医院 022400)
【摘要】目的:探讨麻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5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我院对患者的治疗,已经有43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出院,恢复正常的生活。
【关键词】麻风 患者 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011-02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世界上已流行数千年。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周围神经及淋巴结,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流行病学:传染源:麻风分枝杆菌又称韩森杆菌,该菌抗酸染色阳性,人工培养尚未成功,仅能在少数几种动物身上接种。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也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麻风重要的传播方式,与麻风患者长期密切接触如经皮肤伤口可造成感染。偶有接触麻风患者衣物、用品,用带有麻风杆菌的针头注射、文身,昆虫叮咬,误输麻风患者血液等而发病的报告。易感人群: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的免疫力。麻风患者的配偶患病率不超过5%,说明麻风的传染性很低。只有细胞免疫缺陷的人感染麻风杆菌后才有可能发病,潜伏期数月至十余年[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麻风患者45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临床特点:结核样型皮损数目少而局限,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浅红斑、色素沉着斑或环状斑,边界清,表面干燥有鳞屑、毳毛脱落、闭汗及浅感觉障碍,单侧周围神经如耳大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粗大而硬,无眉毛脱落,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无损害,但可致肢体萎缩或残疾,查菌阴性,麻风菌素试验强阳性。界线类偏结核样型皮损较多发且不对称,为红色斑或斑块,可见卫星状损害,浅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干粗大发硬,较对称,眉毛一般不脱落,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损害较少而轻。中间界线类皮损呈多形性,有斑、斑块、结节,皮损边缘可清楚也可不清楚,感觉中度减退,周围神经损害对称,粗大程度及硬度不一致,眉毛有的稀疏脱落,有的完整,可发生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和内脏损害。
界线类偏瘤型皮损多而分布广,不对称且呈多形性,边缘不清,周围神经损害对称、粗大而质软,感觉轻度减退,眉毛可脱落且不对称,常有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等损害。瘤型麻风皮损多且分布广泛,对称而呈多形性,主要为浸润结节和斑块,边缘模糊不清,表面光滑发亮呈黄红色,周围神经干损害对称、粗大、质软,伴感觉障碍,眉毛对称性脱落,面部损害浸润增厚并融合呈“狮面”外观,查菌强阳性,但麻风菌素试验阴性。未定类为麻风的早期表现,皮疹为单个或多个淡色或红色斑疹,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皮神经粗大,有轻至中度浅感觉障碍,可发展为其他各型。
1.2结果:45例患者经过我院的治疗后康复率高,已经有43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
2 预防与治疗
建立麻风病防治网,在麻风病流行区大力宣传,普及麻风防治知识,对流行区儿童、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应定期体检,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必要时预防性用药或接种卡介苗。采取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联合、规则治疗的原则。及时正确处理麻风反应。注意防止耐药性产生,巩固治疗防止复发。联合化疗即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化疗药物治疗。WHO推荐的标准联合化疗方案是:
2.1多菌型麻风:成人:利福平600mg,l/月监服。氯苯酚嗪300mg,l/月监服;500mg,1/日自服。氨苯砜DDSl00mg,1/日自服。儿童(10~14岁):利福平450mg 1/月监服。氯苯吩嗪200mg 1/月监服;50mg,1/2日自服。DDS50mgl/日自服。治疗期限至少两年,如有可能应治疗到细菌阴转。
2.2少菌型麻风:成人:利福平600mg 1/月监服6个月。DDS100mg l/日自服6个月。儿童:按体重适当减少,监服6个月[2]。
2.3免疫疗法:静脉内注射周围血淋巴细胞、转移因子、皮内注射灭活的麻风杆菌等。
2.4麻风反应的治疗:及时处理,去除诱因。除严重反应外,一般不必停用抗麻风药。皮质激素:小量至中量激素,病情缓解后减量,维持3~5月。
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后,瘤型和界线类应继续巩固治疗5年以上,而结核样型应继续巩固治疗不少于3年。
3 讨论
组织病理:结核样型及偏结核样型麻风:表皮???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