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导学案(岳麓版七下).docVIP

历史: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导学案(岳麓版七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导学案(岳麓版七下)

第14课 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 1.背诵《资治通鉴》的作者、体例、内容。 2.通过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点,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3.背诵三位宋代词人的代表作以及关汉卿的代表作。 4.分析宋词的不同代表人物的词风,理解文化是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认识文化现象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5.列举宋元时期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6.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1.《资治通鉴》 (1)作者:北宋史学家 司马光 。? (2)地位:我国 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巨著。? (3)内容:全书近300卷,记述了从 战国 时代到 五代 1300多年的历史。? (4)评价:《资治通鉴》取材广泛,考证严密,叙事明晰,文笔生动,是我国古代史书的 典范 。? 2.宋词 (1)地位: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 (2)含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可长可短,便于吟唱。 (3)发展:出现于 唐朝 ,繁荣于 宋朝 。? (4)代表人物 宋词 *说一说:在现代人的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的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有;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像他的《沁园春·雪》《清平乐·蒋桂战争》《水调歌头·游泳》等,都是这种风格的作品。(符合条件即可) 3.元曲 (1)地位: 元曲 是元杂剧与散曲的合称,是元代文学创作的主流。? (2)关汉卿:①地位: 关汉卿 是元代最杰出的剧作家;②创作风格:关汉卿通过创作,对底层人民寄予了深切同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③代表作: 《窦娥冤》 。? (3)马致远:是元代最著名的 散曲作家 。? 4.绘画 (1)《清明上河图》:①背景:两宋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②作者:北宋画家 张择端 ;③地位:是 风俗画 的代表作。? (2)赵孟頫:①地位:元朝的 赵孟頫 是当时的 画坛 领袖;②作品特点:画山水、人物、花鸟、鞍马生动传神,意趣盎然;③代表作: 《秋郊饮马图》 。?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与《史记》相比,《资治通鉴》有何特点?(提示:从编著人员、体制、主要内容和编著动机等方面展开讨论) ①《史记》是司马迁一人所著,《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组织多人编撰。②《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③《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记载从战国到五代时期1300多年的历史。④《资治通鉴》有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的目的,所以更注重其中的谋略,《史记》没有此目的。 【探究问题二】宋朝时期不同词人的词的风格有所不同,造成风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从词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展开讨论) 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没有宋金对峙和金兵南下,就不会有辛弃疾词中对祖国山河分裂的忧患,不会有李清照从家国破灭中生出的悲痛,不会有岳飞发出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苍凉呼唤,也不会有陆游“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悲痛。而宋词,也因为词人们的忧患之作,更加熠熠生辉。 【探究问题三】元曲为什么能够兴盛?(提示:从元朝的社会发展、民族关系以及文学传承等方面展开讨论) ①元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 ③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3页(共3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