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导学案(岳麓版七下)
第14课 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
1.背诵《资治通鉴》的作者、体例、内容。
2.通过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点,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3.背诵三位宋代词人的代表作以及关汉卿的代表作。
4.分析宋词的不同代表人物的词风,理解文化是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认识文化现象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5.列举宋元时期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6.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1.《资治通鉴》
(1)作者:北宋史学家 司马光 。?
(2)地位:我国 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巨著。?
(3)内容:全书近300卷,记述了从 战国 时代到 五代 1300多年的历史。?
(4)评价:《资治通鉴》取材广泛,考证严密,叙事明晰,文笔生动,是我国古代史书的 典范 。?
2.宋词
(1)地位: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
(2)含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可长可短,便于吟唱。
(3)发展:出现于 唐朝 ,繁荣于 宋朝 。?
(4)代表人物
宋词
*说一说:在现代人的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的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有;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像他的《沁园春·雪》《清平乐·蒋桂战争》《水调歌头·游泳》等,都是这种风格的作品。(符合条件即可)
3.元曲
(1)地位: 元曲 是元杂剧与散曲的合称,是元代文学创作的主流。?
(2)关汉卿:①地位: 关汉卿 是元代最杰出的剧作家;②创作风格:关汉卿通过创作,对底层人民寄予了深切同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③代表作: 《窦娥冤》 。?
(3)马致远:是元代最著名的 散曲作家 。?
4.绘画
(1)《清明上河图》:①背景:两宋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②作者:北宋画家 张择端 ;③地位:是 风俗画 的代表作。?
(2)赵孟頫:①地位:元朝的 赵孟頫 是当时的 画坛 领袖;②作品特点:画山水、人物、花鸟、鞍马生动传神,意趣盎然;③代表作: 《秋郊饮马图》 。?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与《史记》相比,《资治通鉴》有何特点?(提示:从编著人员、体制、主要内容和编著动机等方面展开讨论)
①《史记》是司马迁一人所著,《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组织多人编撰。②《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③《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记载从战国到五代时期1300多年的历史。④《资治通鉴》有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的目的,所以更注重其中的谋略,《史记》没有此目的。
【探究问题二】宋朝时期不同词人的词的风格有所不同,造成风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从词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展开讨论)
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没有宋金对峙和金兵南下,就不会有辛弃疾词中对祖国山河分裂的忧患,不会有李清照从家国破灭中生出的悲痛,不会有岳飞发出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苍凉呼唤,也不会有陆游“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悲痛。而宋词,也因为词人们的忧患之作,更加熠熠生辉。
【探究问题三】元曲为什么能够兴盛?(提示:从元朝的社会发展、民族关系以及文学传承等方面展开讨论)
①元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
③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3页(共3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2.doc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复习(共29张PPT).ppt
- 【原卷版】专题01 经纬网的综合判读-2015年中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doc
- 【原卷版】专题03 南亚气候特征及其影响-2015年中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doc
- 【原卷版】专题06 中国地形和地势-2015年中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doc
- 【原卷版】专题07 世界主要国家俄罗斯-2015年中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doc
-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3.1 土地资源同步测试.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9.1美国》(共34张PPT).ppt
- 【原卷版】专题09 交通运输方式-2015年中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doc
-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同步测试1.3 多民族的大家庭练习题.doc
- 历史: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学案(北师版七上).doc
- 历史: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导学案(人教版八上).doc
- 历史: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导学案(人教版八上).doc
- 历史: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导学案(人教版七上).doc
- 历史:第1课 鸦片战争 导学案(人教版八上).doc
- 历史:第2课《贞观之治》导学案(岳麓版七下).doc
- 历史:第1课《开运河 创科举》导学案(岳麓版七下).doc
- 历史: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导学案(人教版八上).doc
- 历史:第3课《华夏之祖》导学案(人教版七上).doc
- 历史:第3课《开元盛世》导学案(岳麓版七下).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