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移植作品的发展及其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胡移植作品的发展及其意义   [摘要]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百花园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弓弦乐器。二胡作品种类多样,数目庞大,而二胡移植作品凭借其自身的特性在众多二胡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曾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移植作品在丰富二胡曲目、拓展部分乐曲的演奏形式方面,对二胡原创作品的创作以及二胡教学、教材建设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二胡移植作品;历史阶段;意义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94-02      一、二胡移植作品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萌芽阶段:1920年前后至1940年前后   二胡音乐原创性作品始于刘天华的《病中吟》,此前由于早期的二胡只是戏曲音乐以及地方民间音乐中的伴奏乐器,因而并无二胡独奏曲的历史遗存。20世纪早期,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将“江南丝竹”中的二胡分谱从合奏谱中剥离开来,并稍加改编,从而形成二胡独奏曲。   周少梅少年时期在其父兄的悉心指导和环境的熏陶下,学会了二胡、琵琶等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青年时期的周少梅专心致志地研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20岁时,周少梅就被无锡实业家华绎之先生聘请担任其在家乡创办的私立华氏鸿模高等小学校的国乐指导员。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登上了学校的讲坛,从此,周少梅开始了他的民族音乐教学生涯。为了教学的需要,他从“江南丝竹”中移植了多首二胡曲,如《虞舜熏风曲》、《落花西板》、《夹凡虞舜》、《凤求凰》等。   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蒋风之是二胡大师刘天华的亲传弟子之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与古筝演奏家娄树华合作演出,从娄树华那里得到了浙派筝曲《高山流水》的曲谱,经过整理改编,移植为二胡曲。他还与古琴大师查阜西合作用古琴和二胡演奏古琴曲《鸥鹭忘饥》,在此基础上根据二胡的演奏特点加工而成二胡曲《鸥鹭忘饥》。此外,这一时期还有一首很重要的移植作品《汉宫秋月》,此曲是刘天华于1929年根据粤胡曲《汉宫秋月》的唱片记录移植而成的。此曲后经蒋风之整理、演奏成为著名的二胡传世之作,此曲也为蒋氏二胡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兴起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   1.对我国民族器乐作品的移植   这些被移植的作品主要来自个性较强的民族器乐,如对板胡曲、唢呐曲、双管曲、秦腔合奏曲以及对江南丝竹作品的移植等。这类作品的移植多数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70年代以后相对较少。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鲁日融移植了他与赵震宵合作的《秦腔主题随想曲》;黄海怀于1962年将谷新善根据东北民间曲牌改编成的同名双管曲移植成二胡曲《江河水》;张长城移植了他与原野合作的同名板胡曲《红军哥哥回来了》;丝竹大家沈凤泉移植改编了《云庆》等。   从这些作品的原作来看,无论是双管曲、板胡曲、“江南丝竹”,还是秦腔韵味合奏曲,都是一些个性比较鲜明的作品。其共同特点是作品的地域性风格很强,韵味很浓。如《云庆》等一些由“江南丝竹”移植的作品则充分体现了江南地区音乐的委婉、甜美、细腻,其旋律的进行比较平缓,音调似行云流水。而以秦腔风味为代表的黄河流域的一些作品,如《秦腔主题随想曲》、《红军哥哥回来了》等,其旋律大起大落,音调高亢、粗犷、豪放,秦腔、碗碗腔、眉户调等一些地方音乐中特有的腔调和曲牌也尽现其中。   2.对戏曲唱段和民族歌剧唱段的移植   这些被移植的作品主要来自传统戏曲和当时比较流行的歌曲、民族歌剧等,代表人物为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是由她积极倡导、发起的。在此阶段,较有影响的作品都是由她移植、改编的,其代表作品有根据余叔岩京剧唱腔移植的《珠帘寨》、根据越剧《红楼梦》唱腔移植改编的《宝玉哭灵》、根据京剧唱腔移植的《逍遥津》、根据张敬安与欧阳谦叔创作的民族歌舞剧《洪湖赤卫队》中的唱段《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移植改编的《洪湖人民的心愿》二胡曲等。    3.对部分国内外小提琴作品的移植   在整个二胡移植作品库中,小提琴移植作品所占份量最大。其代表人物是王国潼、周耀锟、张韶。主要作品有根据罗马尼亚民间乐曲移植的同名小提琴曲《霍拉舞曲》、根据舞剧《天鹅湖》中音乐片段移植的同名小号曲《拿波里舞曲》,移植的同名小提琴曲还有《无穷动》、《野蜂飞舞》等。   (三)发展、繁荣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1.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这一时期的二胡移植作品集中表现为对经典小提琴作品的移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文化领域,各种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欧美音乐学者和演奏家来华访问、演出。此外,国外大量的优秀音乐文献也不断涌入国内。在国内音乐界,许多优秀的二胡人才崭露头角。许可、赵寒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许可,二胡演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